在做咨询时,常听到来访者抱怨,我好累呀,有细节控的老板让明天交方案;回到家时又不能不辅导孩子作业,最近报的班又要考试了,我自己还想在其他方面上精进一下。好焦虑,你说怎么才能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782/c496f44a4d56d19c.jpg)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理解的工作生活平衡,是个神话。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同样的时间同时完成多件事情是很难的。
谈到工作生活平衡,大部分人脑子里蹦出来的,都是一个天平,左边右边持平,保持中立。这种平衡叫做静态平衡,它的特点是,左右均等、时刻稳定。
是的,如果你期待这种平衡,人生是很绝望的。你被讨好和恐惧驱动着,希望成为一个面面俱到的完人——三十岁之前要结婚;一定要住的离父母近一点;如果这个阶段不能升职就永远没机会了;当个好太太就要独立支撑家庭……而恐惧是因为如果你按照所有的完美目标来活,谁都做不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782/ae019ca2db092c46.jpg)
01 有可能的平衡
静态的每一部分都是稳定的平衡,只有在死物中才会出现。有生命的系统都是动态平衡,一种在持续变化中的整体系统平衡。比如,生态系统、气温、水平衡,都是不断地波动,但是长周期内回归原点的动态平衡。
最常见的动态平衡,就是骑单车。你把骑单车的动作分解开来,单独每一个瞬间都是不平衡的,但是你把动作连续起来,长周期内,骑单车是个很稳定的平衡。
而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的高手,往往追求的动态平衡是生涯四度平衡。
高度——我们渴望获得的社会影响力和权力;
深度——我们在思想、智慧、艺术与体能上渴望获得的卓越与精进;
宽度——我们人生中将要扮演的各个角色,渴望在内心获得的爱与和谐;
温度——我们渴望终身获得的自由。
其中高度和深度都是外显而可测的,而深度和温度则是内在的,难以量化。越是生涯价值低的人,往往越渴求外在的维度表达,而总体价值越高的人,则越追求整体维度的平衡。
在我们的每一个生命阶段里,都有一个相对而言最重要的角色。23岁以前,我们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是我们的外在目标。23岁以后,我们的角色逐渐丰富,妻子/丈夫,父亲/母亲,儿子/女儿,领导/员工……这时候难免会遇到角色失衡的情况。
古典老师指出,平衡是生涯四度最好的解答,平衡是一个系统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在每一个生命阶段里,生涯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的需求,关键是找到核心的那个,做到其他维度的基本平衡。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782/e5c57c7e35511f51.jpg)
02 如何做人生平衡的高手
1. 没有完美的一天,但也许有完美的一周
当今天你想着要交一个把细节处理好的方案给老板;辅导孩子做好作业;准备考试内容时,这个一天的时间是做不完的。
但下面这样的人生是有机会完美的:每隔段时间埋头苦干,和同事讨论项目的细节即使身心憔悴,但是觉得值得;每周给自己准备一个小惊喜;每年一段时间,专门学习一门东西,然后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每年拿出一个长假,陪孩子做一件他们特别想做的事......
平衡的焦虑往往来自于你希望时时刻刻平衡;但是如果拉长到一个长周期平衡,平衡就变得可以实现。如在某个封闭会议的下午出去喝咖啡的确不可能,但是每周专门给自己留出1个小时的宁静的咖啡温度时间,却很有可能。
平衡的高手认为,没有完美的一天,但可能有挺好的一周,不错的一年,肯定会有完美的一生。
2. 与其谈人生平衡,不如谈人生效能
你肯定见过身边的这种人,工作井井有条,效率奇高。你跟自己说,虽然他很牛,但是我有一个快乐稳定的家庭,这种工作狂肯定没戏。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他有一对特别可爱有教养的孩子,还都特爱他,你对于人生深深失去了信心……
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效能,而不是人生平衡。
日本医生吉田穗波,她的人生目标是工作、留学、儿女成群-她生了5个娃,上着班,五娃出生的时候,正好从哈佛毕业。
她在自己写的书《就是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这个让人郁闷的名字啊)里提到,她的成功,主要在于高效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利用零碎时间、放弃完美主义、控制情绪、随时打开书本、借力他人……总之,这姐姐开发了无数让自己提高工作生活效能的事。
这就是用有效的时间把生涯四度管理的很好的例子。
平衡高手的第二个秘密,用骑车做比喻: 在平衡这件事上,骑得快比骑得慢容易多了。与其关注工作生活平衡,不如提高工作生活效能。
3. 小事很重要
去游泳、登山、骑马的时候都会发现,越是高手越放松,也越省劲儿。因为他们不需要做大动作,只需要在微妙的地方做小调整,就有平衡,正是因为这样,也更放松。
平衡在小事中。我们总想等到憋个大招才叫平衡,其实改变你生活的事情,都在小切口之中,你没有必要非要更衣沐浴,远离郊区才叫休息。其实高手的平衡动作都很小而精妙。
不过,平衡是很难的,动态平衡则更难。所以平衡工作与生活都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不过正如《死时谁为你哭泣》的作者罗宾·夏玛所说:“ 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才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
像骑单车一样做平衡的高手:眼睛盯着你的愿景,双脚用力蹬提高效能,做微妙的调整让自己保持平衡。别人看你走得歪歪斜斜,你心中自有自己目标;别人看你摇摇晃晃,只要不翻车,不撞人,你尽管四仰八叉地往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782/7922e4c4cd86932b.png)
今日精进
陷入平衡好所有幻想中的你,打算如何破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