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杂谈之友谊的厚度

随笔杂谈之友谊的厚度

作者: 谷雨后是夏天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20:25 被阅读54次

    小时候一直想做个大侠,一琴一剑,羽扇冠巾,一骑白马,行侠仗义,周游天下。时而出入庙堂,时而栖息江湖,断天下难断之事,赚四海五湖美名。居庙堂之高则交于名士,栖江湖之远则谈笑于鸿儒。人生若如此,岂不快哉悠哉?

  青少年时,竹林七贤的友谊,深深吸引了我。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高质量的友谊,穿越生死,无关风月。他们之间的交往简单到了极致,所有的社会身份全部消失,吸引对方的就是你的精神,大家接受你了,就习惯接受最自然的你。若你发生了变化,多了雕琢的痕迹,那么一封绝交信告示天下,从此你不再是朋友,哪怕你已位居万人之上的高位。

   成年后的我,生活虽几度颠沛,但仍然极力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本真,无论是窘困或是闲适时,极力追求并维持一种诗意的存在。交友也开始谨慎,朋友一词不会轻易说出来,与人交往一直保持精神的独立,自由的空间,所以能称之为朋友者,并不多。

   功利性交往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人们为了某种目的,都热衷于各种交际,周旋于各种各样的圈子,把酒言欢,清风明月,自认为朋友遍天下,可是当有一天,社会身份仅仅回归到你自己时,才发现追逐你的人群已远离你,你开始变回自己。告别喧嚣的生活,虽心生寂寞,可那才是真实的生活。若在此时,还有人依然与你相交,这样的人一定要倍加珍惜。

   高质量的友谊一定是精神的相互吸引,只会发生在独立人格之间,那些总是牺牲自己去迎合你的人,不是可怜之人,则必是可恨之人。试看今日之中国,领导一倒台,首先踩上一脚的,多是平日里极尽迎合他的人。

   精神层面的相互认同,相互独立,允许碰撞,允许不同,于双方而言,交往是自由和愉悦的,这样的状态是产生高质量友谊的土壤,若不如此,则是功利性交往,远非友谊。中华文化对侠义和友谊的描述,是那么的迷人,让多少文人志士心生向往,可社会的商业化进程,让友谊越行越远,远至天边,似乎只存在传说里。

  人类的出路,看来只能是往回走。回到充满人文精神的东周列国,那里有周公旦,老庄和孔孟;回到魏晋风骨的乱世,那里有曹操,刘备和竹林七贤;回到诗意盎然的唐宋时代,和我们握手的有李白,杜甫,苏轼,司马光,王安石。纯粹质朴的友谊,全部盛放在那里,还冒着迷人的香气。

相关文章

  • 随笔杂谈之友谊的厚度

    小时候一直想做个大侠,一琴一剑,羽扇冠巾,一骑白马,行侠仗义,周游天下。时而出入庙堂,时而栖息江湖,断天下难断...

  • 杂谈与随笔之别

    杂谈栏目已许久没有更新了,在我看来,相比于随笔集,杂谈更多的是聚焦我个人的当日心得与生活。如此一来,杂谈与随笔...

  • 2018-04-13

    随笔杂谈 本就不是文人骚客,奈何上了...

  • 随笔杂谈之轮回

    在烈日的炙烤下的中午,我用一个行李车,把一件25公斤的货物送到2公里外的物流公司去办托运,汗水侵蚀了衣服,我的心在...

  • 杂谈与友谊

    一路上总有人走走停停 陪你谈笑风生陪你话尽家常 你以为已经可以无话不说 感慨相交有几人 殊不知,人生聚散是常态 越...

  • 半子之杂谈(江前进)

    半子之杂谈 …… 江前进 子曰...

  • 读书笔记 20

    今天我们来读的是《爱默生随笔精选》之友谊 (本书第44~50页) 以下是我读了这篇随笔后摘抄的第一部分内容。 友谊...

  • 杂谈 ‖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黑白之间的生活 杂谈 ‖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最近的阅读限于网络,主要在简书。跟读蒋坤元随笔,李砍柴随笔,妃要...

  • 随笔杂谈之平淡的生活

    夏天业务很是清淡,办公室安静得很,一天到晚电话响不了两声,接起来一听,大多数是推销业务的电话,有气无力但任装成很热...

  • 随笔杂谈之管理的感悟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模式已不再是个人独大的单核模式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一个领域都会出现专家,组织变得高度扁平化,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杂谈之友谊的厚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mx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