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书桌旁,看着西去的夕阳,看着洒在电脑屏幕上的余晖,忽然觉得其实人生很美好。而在此之前,我一度觉得其实我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意义。
受儒家思想的灌溉(不受也没什么办法,毕竟学校里就是教这个),我一直认为,学习、考试、考上一个大学,进入政府机关,然后践行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为人民服务,才是我们一直应当要做的事情,事实上,就在半年之前,这种思想都一直在影响着我。2015—2017年上半年之间,这种思想深刻影响着我,并达到了顶峰,事实上,我是看不上企业和经济的,我一直认为认为,只有政治才是全部,只有政治才是最高建筑,从而忽略了经济是基础。而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很快就被这种思想啪啪打脸。没有基础是不行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如何发展上层建筑呢?所以在18年以后,我的思想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从而我清楚的认识到了,不只是在政府机关里面才叫为人民服务,只要是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危害社会,时刻存善心,行善行,就算是为人民服务了。在这个思想的支配下,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经济方面的书籍,在此之前,我的书柜里没有半本和经济有关的书。而通过这些书籍和以往所掌握的知识来看,经济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上层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而我觉得,进入企业工作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应该学习训练的无所不能,以前读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我深为认同:一个人也要向一群人一样去战斗。所以我习惯性的单打独斗,习惯性的不依靠别人的力量,在各方面的实践中,不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工作之中,这个想法被我多次的践行,而后我逐渐发现,这其实不是特别的对,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互帮互助才是正确的,才是能够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
我之前在万博泓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段时光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对于社会的思考,对于人生的格局,同时也让我知道了自己浅尝辄止的缺点。这段特殊的工作,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关系特殊,跟领导高层关系很近,以致于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毛孩在公司都是横着走,而我杞人忧天的特性也在这种毫无敬畏的约束的环境下发挥到了极致。已经阔别万博泓近两年,我经常反思那一年以来种种作为,深觉惭愧,有很多事情,都是在领导的包容之下才涉险过关,如今看来其实是不应该的,不能仗着领导的包容和宠爱就任性,习总书记的教导是对的,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容易犯错误?就是在自己以为万事俱备、一切顺利的时候,得心应手了就容易随心所欲,随心所欲又不能做到 不逾矩,就会出问题。幸好,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反思己过这方面还是不错的。
第二次参加工作是在神墨文化,这是一个儿童教育类的机构,主要以珠心算、绘画、口才等等为主营业务,而珠心算的业务又是走向国际迈向世界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在这个企业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十分感谢神墨给我的绽放自己的机会,虽然只工作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离职的原因从表面来看是跟领导关系不好,深层次的是我看到了这个企业一些特别的问题,就像是一只大象,想要掉头略有难度了,更何况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大象。虽然主要领导,特别是我们的校长对我非常厚爱,但我还是觉得,离职可能对我来说比较好。
我在神墨文化工作的时候,是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的,新员工培训的时候,我被安排学习新的思维导图程序,这是一个全新的程序,当然,在神墨内部来说是新的,他们之前用的思维导图是一个旧版的那种,于是我们的副经理安排学习这个新的程序,而且要独自探索并且给我们部门的同事讲解这个程序的使用方法,不知道是看我学的太快还是怎么样,她说我的思维导图做的不好,当然确实是有应付的成分在,因为网上是有教程的,做到哪一步不会完全可以去查教程,没有必要弄得兴师动众,所以呢,有一些应付公事的成分在,但大体来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作品上交之后,副经理就说我做的不好,不爱钻研等等,于是我就再改,改了之后仍然不满意,说我这个那个,我就让她教我,她也不教,说你要自己钻研,我一个新人,新人培训的过程中,有问题你就说,扔给你一句你自己钻研,你得给个方向吧,于是我就生气怼了她,我完全不知道这个行为震惊了我们整个办公室的同事,后来我才了解到,每一个新人培训的时候她都怼,最严重的把我们部门里的人指着鼻子骂了半个多小时愣是没有人拦着她,而在这件事情之后,我见到他就胸口闷,这种生理反应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们的经理还来劝我,我承认她说得对,拿成绩说话嘛,我就做了一张新图发给了副经理,并征得了他的承认,还在微信上给她道了歉,事实上,道歉这个行为是非常违心的,而且极不情愿,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都尽量避免跟她搭档,一个是确实心结未解,另一个呢,一跟她说话胸闷喘不上来气。经此一事,我已经产生了想离开的念头。
以后人们问我离职的原因的时候,我都是回复,我的原因。这种回复主要有这样几点考虑,一个是确实自己年少不懂事,想象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自己任性想要离职,二是虽然人家企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人家发展壮大的感觉如日中天,何必在外给人家泼冷水,三是怀着感恩之心吧,毕竟虽然有不好的一方面,但是我的收获是很多的,要感谢这个企业带给我的成长,所以为何要说人坏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
离职之后,我选择了18年的10月到19年的10月作为自己的间隔年,想在这一年里,深刻回顾自己的过去,也让自己能跟自己统一思想以便统一行动,也算是对过去的二十年做一个总结。所以我也想给自己做一个深刻的、明确思想、明确目标的行为。而直到现在,我对未来的目标都是毫无进展,有天晚上睡觉前突然明白,就是我的选择太多了,父母解决了我80%的后顾之忧,我能够小小的任性一下,所以没什么目标,没什么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反思这两份工作的得失,主要是我的焦虑感特别强。我总是觉得自己为什么远远比比不上同龄人,总觉得自己成功的比同龄人慢的好多,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有自己坚定的目标和一往无前的方向,我好像没有什么动力继续前进。有些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很多人也选择好了自己要从事的行业,但我好像还是随波逐流的成分多,只是感觉自己成长的太慢。后来我逐渐逐渐的清楚和明白,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有的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岁才毕业,但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没有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他们热爱的事;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好工作,赚到很多钱,却过得不开心;有的人毕业后选择了间隔年,并找到了自我。有的人16岁时就清楚找到自己要什么,但在26岁时改变了想法;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十年才生孩子;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我想说的是,人生中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节奏。你身边有些朋友或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他们有他们的节奏,你有你自己的。耐心一点。”这段话也在闭门读书的日子里安慰着我。
18年12月19日,我接到了某律所伯乐会的通知,深感高兴。感觉有了一个目标和方向,其实我很喜欢律师这个职业,只是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海一样的法律条文我估计搞不定,本着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我还是放弃吧,可能自己不想吃苦的成分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我还是喜欢律师这个行业,我们都一度片面的认为,律师应该是维护整个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载体,是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但是律师应该是将自己所接手的每一个案例后面所运用的法律条文带领人们走向对良知与感性的渴望,法律是保障最低道德标准的,但律师要丰富这个标准,要在所有的社会矛盾中寻求最大的公约数。能够跟在这个行业工作,有这样一个机会,我还是蛮珍惜的。整整准备了一个月,以致于 冬天起床太早出去练声给冻感冒了,一个多月都没好。所以抱着病体,忍着咳嗽还是去了伯乐会参加了招聘。说实话我是不满意的,但好像我也只能尽力到这个程度了,虽然没能进律所。不过如果今海瑞再次招聘,我还是会去的,毕竟是自己选的路,自己选的地方,一次失败就轻言放弃,这样的喜欢有点草率和随性吧。
说真的,后来认识我的人朋友都说,你这么跳脱完全看不出你是一个内向的人。我可内向了,你们都不相信,我能避开人多的地方我就避开人多的地方,我宁愿宅在家里我也不愿意出门,我老是感觉跟人打交道可能我不太擅长,我是学了播音主持之后才解放了一部分天性的,骨子里的我可腼腆了,要相信这一点。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会闪闪发光的人,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是:我天生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能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可能这段话的作用还要伴随我在以后的很多年吧。
今年,写完这篇初稿的时间是2019年4月26日。站在这个路口回看过往,而且以后要经常回看过去,但是一定不要走回头路,我17岁时写给自己的信,说要不忘初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做一个有精神有信仰的人,今年是21岁,五年过去了,这个目标完成了十分之一吧,希望今后的五年,能够补齐剩下的十分之九。
2019.4.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