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复活,读完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在沙皇统治下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新的了解。对沙皇统治下普通群众的生活有着深深同情。
《复活》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故事讲述了出身贵族的涅赫柳多夫在年少时期,出于自己的私欲引诱了姑妈家的女仆马斯洛娃,使其怀孕被赶出家门。后来马斯洛娃走投无路堕落成妓女,偶然卷入一场谋财害命案件并接受审判。作为陪审员的涅赫柳多夫认出了被他糟蹋过的马斯洛娃,他开始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自责,良心开始复活。他为她四处奔走申冤,并请求与她结婚,以赎罪过。
上诉失败后,他放弃了贵族生活。陪马斯洛娃一起流放西伯利亚。为马斯洛娃的官司四处奔波和陪她流放西伯利亚的过程中。涅赫柳多夫认识到了俄国司法制度和监狱的黑暗贵族的虚伪,底层农民悲惨的生活.阶级不平等……他终于决心把土地分给农民,同贵族阶级决裂。获得了灵魂的净化和升华。而马丝斯洛娃也最终被涅赫柳多夫的行为打动,用回了那个纯洁善良的她。最后为了不伤害你和涅赫柳多夫的声誉和地位,他选择了和一位革命者结婚,在自我牺牲和精神的觉醒过程中,完成了人性的复活。
《复活》虽然是一男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来展开情节的。但他绝不是一本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极具批判性的社会小说。它如实地展现了沙皇俄国时期底层人民悲惨的生存境况,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教会的伪善和冷酷,司法制度的腐败。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仔细读《复活》,确实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种种生活中的习惯和既定规则,例如,法律和道德,细究其原委,都牵扯着阶级利益,压迫与反抗。
我一直觉得聂赫留朵夫就是托尔斯泰先生的化身,作为一个公爵,能够跳脱开阶级所带给他的思维方式上的束缚,能够放弃自己的田地和繁冗华丽的日常生活,能够有一个纯白的灵魂,甚至能够和“堕落的妓女”互换爱情。
但是,看到结尾,我只能哑然。
喀秋莎是爱上了公爵,而公爵,应该是从未爱过喀秋莎。
他明明知道她是为了不玷污自己的名誉和身份,如果真的有爱情,如果已经抛下了名誉和身份,还怕玷污做什么?
聂赫留朵夫一整本书里都在反对现存的阶级压迫与不平等,都在为囚犯们奔走洗刷冤屈,而当他面对所谓的“自己爱的女人”时, 就放任阶级差异碾碎了他们的爱情。何其荒唐。
所以,不如说,他对喀秋莎从来都不是爱情,只是同情、怜悯、内疚和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责任感。于他自己而言,他仍然是高高在上的公爵,是有能力有权威的男人,所以他有义务拯救被自己糟蹋了的姑娘,也有义务帮助受苦受难的社会下层人士。这一过程当中,公爵本人享受到了巨大的精神上的满足。
对啊,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怎么样一种爽感。
对啊,无知无耻的贵族和需要帮助的犯人们之间,只有我,看透了这一切,向着更高的追求和新的灵魂的复活前行。
换一个角度,他是不会利用了喀秋莎,完成了自己灵魂的洗涤呢?
嫁给了无产主义者的喀秋莎,确实是在公爵的努力下洗刷了冤屈,不过她终生就会活在对他的爱慕、崇拜和感恩之中了吧。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可是……
总觉得,他们本可以都有更好的结局。
聂赫留朵夫在故事始末的种种思考都非常有启发性,不过我想说,他自己也并没有那么高尚。
同时,作者在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的黑暗,官僚的腐败,人民的困苦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也颇具现实意义。信仰迷茫的民众,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层出不穷的贪污腐败,我们的国家也同样需要“复活”与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