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水位
借高利贷家破人亡的故事每年都在发生,比这严重的事件也有,而且事情发生在去年4月份,过去这么久了,为什么在最近几天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
第一、因为微信。最近看到数据微信的用户数突破7.2亿。微信朋友圈的转发,让事件的社会效应几何数量的增加。我看到很多的分析文章的开篇都是“刺死辱母者刷爆我的朋友圈”。
第二、因为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南方周末的报道让这个事件客观、详实的展现在公众面前。如果没有南周的报道,刺死辱母者就像其他追讨高利贷的惨案一样,随时间慢慢淡化,被人忘记。得益于南周的深度报道,才让这件事在网络广泛传播。PS:南方周末是一家老牌媒体,曾被中央点名整改,因为他不用新华社通稿,新闻事件都是自己调查。
第三、观念进步。刘瑜在她的书《观念的水位》里有一篇同名文章,对应这个事件非常贴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水位也在水涨船高。
事件引起轰动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家的观念进步了,以前不觉得是个事,现在觉得是天大的事了。以前城管打小贩很常见,现在不行了,以前刑讯逼供很正常,现在都反对了,以前放高利贷和暴力追债时常发生,今天我们要集体声讨这种事情。
进步是潜移默化的,大家的觉悟提高了。现在大家更在乎个人的自由、尊严、财产安全。今天你不管于欢,明天你可能就是于欢。
很多人说中国的改革已死,中国根本不可能有民主。民主的两个根本要素是“问责”和“权利”,而此次事件中大家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不就是问责相关部门和维护公民权利吗?
还逃离北上广吗?
越小越落后的地方,公检法对公民的保护越不力。有事找政府?算了,不如找找人好使。人情关系大于法理关系,有理没处说。
北上广的高房价的背后是规则和秩序,是司法制度的相对完善,当然还是有很多问题,可是一旦出了问题曝光的可能会比小城市大多了。雷洋案迅速掀起了轩然大波,地铁小伙辱骂外地推销女孩并抢手机都能迅速被重视并绳之以法。
一位韩国玩具工厂的高管告诉我,北京的工厂没有领导过来跟你有under-table deal,但在三四线城市的工厂会有很多部门领导来跟你在桌子下要钱。
于欢做的对吗?
不要把绝望的人逼的太狠,否则他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雷雨》
当你的社会司法系统无法保护你的时候,你还有一条路可以选,那就是犯罪,这没有什么可耻的。
于欢被逼的太狠了,这帮人简直欺人太甚,刀子是他们自己捅自己的。网上一边倒的说这帮人该杀。于欢的行为无可厚非。
于欢有血性,他的行为也被很多人赞扬。但冷静后想一想,代价甚大,自己一辈子坐牢,母亲后半生都活在噩梦里。网络群情激奋,但司法改判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他能再忍一忍,他可以做的更好,像肖申克的救赎,像守法公民,像嗜血法医。
司法之痛
中国的司法系统不独立,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干预的领导太多,你可以违法但不能违背领导意志。重庆打黑期间,有律师给可能被冤枉的涉黑人员辩护,这位律师后来以做假证被法院判刑。
冤假错案在未来十年不增加就是进步了。你还能要求在不错不冤的判决上更人性化,这个太难了。现在是沙漠不加速沙漠化,而不是长出沙漠之花。
很多人拿美国的案例跟这个案子对比,举了很多发生的案例。美国有完善的司法制度,法官是独立的,有陪审团制度,有强大的律师团队,有完整的审判制度。这套制度在《辛普森杀妻案》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辛普森杀妻案的审判被称为世纪大审判,持续了数月。最后在普通人看来再明显不过的杀妻凶手,辛普森被判无罪释放。
在有生之年有可能看到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但对看到司法制度优于美国不抱任何幻想。
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打倒在地,在美国,倒地的人第一反应是I will sue you(我要起诉你)。在中国,倒地的人第一反应是,你丫等着我叫人过来。
有困难,找民警?
警察是压垮于欢的最后一根稻草。
收债者把母亲按进马桶里,儿子没有拔刀。收债者把烟灰弹到母亲胸口上,儿子没有拔刀。收债者让母亲闻鞋,儿子也没有拔刀。甚至,收债者脱掉内裤掏出下体往母亲脸上蹭,儿子还是没有拔刀。
但是,当警察离开,儿子激动了,拔刀了,连捅四人,最终造成一死,两重伤,一轻伤。这是为什么?
警察本是最后的希望,但警察来了后却把希望碾的粉碎,彻底把于欢打入绝望的深渊。警察只要稍微有点作为,事态不至于发展至此。
看到微博上有人说这个社会哪有民营的高利贷?
这里没证据证明警察参与了发放高利贷,大家骂警察因为警察的不作为。在出警的情况下,在知道事态严重性的情况下,只撂下一句“要债可以,不能打人啊”就走了。只要不打人,警察就不管,限制人身自由、把人按到马桶里、掏出生殖器往脸上蹭都不算打人,这帮混蛋也是把警察的政策研究透了,你说他们警匪一家也不过分。
话又说回来警察也是人,他也有顾虑,他也害怕,处理好了没功,处理不好就记过。这是制度出了问题,制度在引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还怎么指望警察有作为。
刷爆朋友圈,网易跟帖超过200万条,公众号集中发文讨论。如果社会的巨大反响能推动司法制度和警察制度的一点进步,刺杀辱母者会写进历史。
从中得到的教训:永远不借高利贷!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