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可以是一扇窗,也可以是一堵墙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能温暖人,也能害了人,杀人于无形的最好的工具就是:语言。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我们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
三个不良语言习惯
一、事实和意见混淆
“你怎么这么懒呢?”
“你真大方!”
“他长得真丑”
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1.上午十点了,他还没有起床,他比较喜欢睡觉;
2.你把钱都借给朋友了,我觉得你很大方;
3.他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事实和意见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能够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一个事实,那么我们与他人交流中越不会涵盖自己的主观意见,而不带主观意见的叙述,会使得对方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意思。
好好说话攻略一:陈述意见时,记得加上我认为,我觉得。
好好说话二、事实和推论混淆
“你一点都不在乎我”
“她无视我的存在”
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1.你出差好几天了,没有给我打电话,也没有给我发微信,我内心有点担心,不知道你怎么样了;
2.今天在公司又受了一肚子的气,下班回到家我很想得到来自妻子的关心,可是她在看一个电视节目看的很投入,甚至没有看到我回来了。
推论型的言语很容易让说话者陷入负性的情绪当中,明明事实不是这样子的,但是说话者的自动思维,让他不由自主的想入非非。在这样一种情境下的沟通无疑会使得说话双方感到不快。
好好说话攻略二:改写说话内容为“描述+诠释+是这样吗?”
好好说话三、使用情绪性语言
“你总是迟到!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你看看你的衣服,怎么总搞这么脏,就像这样子,以后别玩颜料了!”
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1.你今天没有按约定的时间来,我的内心很焦虑。我很期待你能够按时赴约;
2.你玩颜料把衣服弄脏了呢,我担心被颜料搞脏的衣服会洗不干净。我希望你在画画的时候能够注意一点,不要把颜料弄到衣服上面。
在亲密关系当中,我们最容易使用情绪化的语言,当对方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的时候,我们就容易用情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在看《与心对话》时,作者写到我们要学会“以静制动”,就是说一件事情发生时,当我们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不满,是在用“动”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而动只会引发更大的震动,当我们能够冷静下来,才能“以静制动”。在我看来,这个静就是让自己的情绪平复。
好好说话攻略三:不带情绪性的语言进行行为描述。
语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应
不同的语言传递的含义不同。
在和别人对话的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他的用语,他是以“我”、“你”还是“我们”作为人称代词呢?
一个习惯于用“你”的人,是看不到自己的,他习惯于向外寻求,向外寻找原因。相反地,习惯于用“我”的人会比前者更懂自己。这三种人当中,使用“我们”的方式最优,因为“我们”更有助于拉近说话双方的距离感。
看下面这些句子:
“你没有告诉我真话”
“你什么事情都只想你自己”
“你根本不理解我说的每一个字”
当我们改写成下面的语言呢?
1.我觉得你好像没有把事实的真相告诉我呢,是不是害怕引起我的担心呢?
2.我希望你能与我分享你的喜怒哀乐,这样我会有被重视的感觉;
3.我刚刚说的话你好像并没有完全理解呢。
是不是感觉不一样呢?同样的一句话聚焦点从对方转变为了自己,从被动转为主动,把外求转为向内审视。记住,只有我们能为自己负责任。
好好说话攻略四:将带有“你”字的陈述,转化为“我”或“我们”的语言
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好好说话的时候你,社会上的戾气也会淡很多。
因为,语言不应该是一种传递暴力的手段,而是沟通链接的桥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