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280:邓艾破蜀后有点“飘”啊,我们得引以为戒

《资治通鉴》280:邓艾破蜀后有点“飘”啊,我们得引以为戒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3-01-10 19:33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原文】

邓艾在成都,颇自矜伐,谓蜀士大夫:“诸君赖遭艾,故得有今日耳。如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

艾以书言于晋公昭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

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为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

今宜厚刘禅以致孙休,封禅为扶风王,锡其资财,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坞,为之宫舍,

爵其子为公侯,食郡内县,以显归命之宠;开广陵、城阳以待吴人,则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

昭使监军卫瓘喻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

艾重言曰:“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

《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

《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国家计也!”

【原文华译】

邓艾在成都,颇为自夸己功,对蜀汉士大夫说:“诸位幸亏是遇到我,才有今天!如果遇到吴汉之辈,已经殄灭了。”(吴汉灭成家后,屠成都。)

邓艾上疏晋公司马昭说:“用兵有先声夺人,然后继以实力的,如今以平蜀之势,东下攻打吴国,则吴人震恐,正是席卷之时。但是,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能马上用兵,建议缓一缓。

留陇右兵两万人,蜀兵两万人,利用煮盐和冶铁的收入,作为军事及屯垦费用。并且制造船舰,准备顺江而下破吴。然后派使节告之以利害,吴国必定归化,可以不战而定。

如今应该厚待刘禅,作为给孙休看的榜样。封刘禅为扶风王,赏赐给他资财,供给他左右侍奉之人。扶风郡有董卓建的郿坞,可以作为他的官舍。

封他的儿子们为公爵、侯爵,就以扶风郡内的县为他们的采邑,以显示朝廷对归化之人的恩宠。以广陵、城阳为王国准备给孙休,则孙休畏威怀德,望风而降矣!”

司马昭派监军卫瓘晓谕邓艾:“事情应该先汇报,不宜自己决定了就执行。”

邓艾不肯,再上疏说:“奉命征伐,遵照指示行事,元凶(刘禅)既已归服,至于以朝廷名义拜官假节,以安定刚刚归附之人,只是权宜之计。如今蜀国举众归顺,国土南至南海,东接吴会,应该早日镇定下来。如果等待朝廷命令,道路往返,要拖很长时间。

《春秋》之义:‘大夫离开国境,有可以安定社稷、有利于国家的,就可以专擅执行。’如今吴国还未宾服,势力又与蜀国相连,不可拘于常理,失去时机。

《孙子兵法》云:‘进不求名,退不避罪。’邓艾虽然没有古人的节操,但也不会为了自己避嫌,而让国家受到损失!”


【学以致用】

我们该从邓艾这件事情上面学到什么呢?

01,要注意自己与对方的思维方式

邓艾是不是虚荣心作怪呢?  多少有点,毕竟这么大功劳,不得意忘形一下压不住啊

“诸君赖遭艾,故得有今日耳。如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

但是,我觉得有个比较重要的就是:

邓艾是军事思维, 或者讲军事思维大于政治思维

所以,他给司马昭上疏,被“点”了一下之后,不服,继续讲,不仅讲了,还讲的那么具体,指导国家应该怎样怎样,还引经据典....

这就很危险呢,

想想看,如果你是司马昭,你会怎么想?

邓艾是不是为国家考虑呢?从军事方面来讲,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军事,仅仅是政治的延伸

如果,他的政治思维强于军事思维,那么,他可能更谦虚,更谨慎,哪怕控制不住想要说一说心中的方案,但得到了上面的回复之后,也会立即停止,反正建议已经提了,用不用就看上面的了......

我以前面对客户,甚至朋友,总会多讲几句(股权激励方面的,从根本上讲),但是后来慢慢调整了,时间不合适,对方对要科学治理的意识还没有跟上来,你讲的越多,越深,对方可能越排斥

所以,了解自己的频率是不够的,还得多了解对方的思维频率在哪,思维决定行为

02,谦虚

易经里面有个很好的卦,叫做谦卦,【地山谦】

山在地下

即便你有“山”一样的功劳,你更应该把“功劳”压在地下面,这样就会越安全,越稳妥

如果你到处炫耀,或者私下里面与人一说,比如喝点小酒,然后飘了,然后被“有心人”利用了...

今天邓艾能跟士大夫们说:你们幸亏遇到我了啊...不然哪有今天....

如果朝廷真的按照邓艾的建议,把刘禅安排上郿坞堡(董卓的超级堡垒)...

明天就能跟刘禅讲:你得多亏我,没有我就没有你的今天.....

这种行为,走的不是【谦卦】了

而是【剥卦】了,  山地剥,山在地上....《说文》中说:“剥,裂也。”《广雅》中说:“剥,离也。。。。

还有一点

有大功劳压身,不懂得谦虚,不仅仅内部升起骄傲之心,还容易被身边人记恨

位置越高,惦记的人越多

03,功成,名遂,身退

很多人是完成了前两个步骤,却卡在了第三个步骤,这一步确实很难做得到,

除非你信奉道医,道家的学说才行

张良学到了,结局没事

韩信没学到,结局有事

我认为“身退”,就像教员军事战略思想当中的:防御中的进攻

身退,就是换个赛道玩

就像协助越王勾践打天下的范蠡,就像协助刘邦打天下的张良

或者后世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有再大的功劳,都无所谓,不要把他当筹码,然后乱了“分寸”

邓艾不讲究组织原则,不讲究自己与朝廷之间的“分寸”,说把刘禅封在哪,甚至把孙休(东吴之主)投降之后封在哪都给安排了.....把司马昭这个想要当“老大”的活干了,他会怎么想...

有句话讲,僭越其礼者,必觊觎其位

所以,要注意成功之后的“心态”变化,要时常克己审察,

“定、安、静、滤、得”此五字,须时时有,事事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280:邓艾破蜀后有点“飘”啊,我们得引以为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qm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