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介,我总会联想到房产中介与银行。银行一直在我们眼中,属于特别高大上亮眼的行业,要是有亲戚朋友有子女在银行工作,就意味着有个“金饭碗”,不愁吃喝,成为父母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纸”。
2017年全球最赚钱的五家公司,中国占了四家,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还有中国银行。银行这么诱人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存贷差,通过相对较低的利息吸附存款,再通过较高的利息贷款出去,从而获取利润。在这个过程中,银行通过解决资金的规模、期限和风险转化等问题,成为了一个极其赚钱的行业。
上面讲的比较抽象,这里我举个小故事。A村比较富有,手上比较富有,B村的人现在手头比较吃紧,需要资金。A村和B村的人双方互不认识,不会把手上的钱直接借给B村的人,这样也会担心借款人跑路赖账,没有信用基础,其次A村每个人的资金相对较小,需要同时向多人借款,这样流程有更复杂,借款的成本较高。最后A村出借的资金时间总是会和B村的借款时间不吻合,这样也限制了这个借贷的进一步扩大。面对这些现实,有国家信用背书的银行出现了,吸附小而散的资金,合理的解决资金时间的错配问题,转化了风险,从而化身为我们眼中高大上的银行。
故事中,银行作为在A村与B村的中介,解决了双方的资金需求,从而谋利。而同为中介的房产中介,为啥却是人们眼中的“中介”,这一直是我思考的痛点。
房产中介同银行一样,在房地产市场极其重要,尤其在存量房市场。存量房,俗称二手房,这里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卖方比较分散,心理预期、户型、装修、楼层、朝向以及年限和学位等因素都有所差异,而买方,对于房子的价格、房子的基本属性、交易流程等知之甚少,这些都会使得交易变得复杂。
存在即合理。在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由此催生了房产中介行业。有人宣导房价是“中介”炒起来的,其实这个锅,中介背不起。房价上涨,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的。如果要谈房产中介在里面起到的作用,那应该是它加速了房产流通、放大市场的涨跌效应。
房产交易,属于大宗商品交易,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交易,需要专业人士从中控制风险,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本人从事房产中介工作快满二年,深深烙下了“中介”印记。在从事工作中,我坚定认为买房卖房应该是件高兴的事情,我的目的是让客户买的开心,让业主卖的高兴。
房产中介行业,是一个极度缺乏“尊严”的行业。“中介“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尚未完善,社会对“中介”的认可度不高,其中与交易三方之间博弈也有比较大的关系。
一入“中介”深似海,累并快乐着。也祝愿房产中介行业越来越好。
二月红于2018年12月21日凌晨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