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
我的理解“教育,首先是做人。”做一个正直善良,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然后去影响身边的人,去经营,平衡好与你相处的各种人的关系。在交往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人相处起来让人轻松愉快,有些人和他相处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我们做教师接触的人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我的原则就是,喜欢的人多说几句,聊几次觉得三观不和的没有正能量的人尽量少接触,因此和同事之间交往比较简单。我对家长也是如此,最开始我肯定会对所有人以礼相待,久之如果我感觉到他不真诚或者理念不合拍,我就少接触,但是我也不会直接表示不满,避而远之。
所以昨天家长会上我很明确的告诉家长,一定要重视老师给家长的任何一次反馈,这或许就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契机。不要认为遇到问题,老师就是来告状的。诚然也有这样的老师,但是我相信他们的初心是好的。因为我就经历过这种情况,同样两个生性活泼调皮的孩子,在我手里,遇到问题我给家长反馈,两个家庭教育模式,解决处理问题的模式不同,所以孩子到后面发展就截然不同,因此重视家校之间的关系,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要老是站在对立面去思考问题。
关于师生关系。记得有位专家说过“谁爱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最就是最幸福的老师”。我觉得很赞,听到这句话后我就观察自己,观察身边的同事。大多数老师还是爱孩子的,那些遇到问题开始抱怨的老师,给人感觉没有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无论从教多少年。再说我的师生观。我曾经也认为要师道尊严,学生必须敬畏老师,要怕老师,他怕你比爱你更重要。特别崇拜那些老教师,厉害的教师,学生各个都怕他,纪律也好,成绩也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对教育不断的思考。我慢慢的改变了,那些学生怕你敬畏你,看似特别乖,又出成绩,但是没有师生之间任何情感,机器一样,好可怕。所以我班的孩子不怕我,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很听话,因为我也尊重他们,该严格拿出态度时必须拿出来,该和他们一起疯一起玩,做到“能放,能收”。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经营好生生关系呢。钟杰老师的书上说“孩子来学校读书,有时就是来找同伴的。”非常有道理,她会利用班会课,利用与孩子的闲聊机会去经营好孩子自己的人际关系。比如:
一、不否定别人感受。
二、不当众撕毁别人的脸面。
三、让别人成为谈话的主角。
四、把光芒让给别人
五、赞美背后所向无敌。
我曾经也做过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比如遇到问题随时召开微班会,比如做微评价,如何在集体中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每周让学生自评,组评,家长评。一段时效果不错。比如生活中观察,及时介入一些不好小团体,引导他们走向正能量,生生之间关系和谐了,整个班级就和谐了。
新的班级各种关系的建立一定充满挑战,但我想也会有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