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月亮趁着夜色的洇染而慢慢升起来。它像一个发光的金黄色的酥饼挂在那儿,四周有黄黄的光晕,极像黄黄的毛茸茸的绒毛;又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湿湿的,有叫人喜欢的婴儿潮;更像一个初次恋爱的少女,娇羞得满腹心事似的,嫣然的红晕罩在脸上。总之,这个时候的月亮是最好的状态,满血复活,俯视着这热腾腾的人间。岂止是“热腾腾”,被炙烤了一天,快烤熟了吧?
小时候,每到盛夏的晚上,八九点钟的样子,人们便从各家各户出来,端一碗绿豆粥,拿一条木或竹制小矮凳,来到这塘堤上乘凉。没有电,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劳累了一天,或许这坐北朝南,空旷的,凉风习习的塘基能够舒缓一下吧?于是,每到晩上,这塘基上坐满了人,热闹起来。
喝粥的,那绿豆粥已经凉了很久,上面结一层薄薄的像豆腐皮一样的皮,“哧溜,哧溜— —”喝粥的声音不绝于耳;摇一把破蒲扇的,那蒲葵的叶、柄制成的扇子特别珍贵,书与老婆借不得,还要加一样,夏日扇子借不得,你热我也热。这扇子既扇风,又拍蚊子,还有一点洒脱的风度,一扇在手,胸有成竹,胜过千军万马——你看诸葛亮唱空城计,坐在城门上,左右两个书童,轻摇鹅毛扇,悠闲自得,把急急追来的司马懿都看呆了。那扇子岂不立下绝世奇功?看电视剧《济公》,那济公和尚必有一样东西不离身,便是扇子。别看是一把破破烂烂的扇子,那可是点石成金或点金成石,法术无边的玩意儿呢!
关于扇子的诗句有许多。“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䄂,动摇微风发……”或“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耽暑,相忆莫相忘。”或“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看这三首诗,扇子不只是扇风了,而是有很大的独一无二的象征意义——扇子的形状是团团圆圆,就是一轮明月呀!“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看到扇子,就看到了郎君,看到了思念的人儿,就像看到月亮一样。“出入君怀䄂”,我好想变成扇子,既为君消暑,又伴君左右,多么幸福!后来有了折叠扇,“啪”的一声打开,“啪”的一声收拢,好不潇洒自如!扇面色彩鲜艳,题诗、画画、山水、仕女人物……蒲扇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浑然天成;折叠纸扇是手工艺品,多有人为因素,功能丰富。各有千秋。
人们在塘基上轻摇蒲扇,“沙沙”的响,是一道风景;大人唾沫四溅,声若洪钟地讲故事,小孩子入神地听也是一道风景。大人其实比较坏,说了许多鬼故事,吓得你后背发凉,大热天也是“凉”嘛;也有年龄稍大一点的青年,便议论国家大事,毕竟比我们这帮屁大的小孩见多识广,历史掌故,军神奇趣信手拈来。也有吹口琴,吹笛子,拉二胡的,这些“文艺”青年不甘寂寞,即便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枯燥生活也遮不住他们的青春活力,“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被拉得呜呜咽咽,沉郁顿挫,深沉蕴藉,那埋在心底不能言说的心事和热情随着琴音汨汩流出,在这夏日的夜晚,空旷的山谷回荡……
也有爱唱歌的,在笛子、二胡的伴奏下亮开金嗓子一展歌喉的。有个女孩,大概比山三大一两岁,天生一副好嗓子,歌声悦耳动听,百灵鸟一样。山三的父亲轻易不表扬人,也忍不住说,她就是懒一点,歌是唱得好听!她家是“半边户”,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是农民。“半边户”经济活络些,钱来得松动。父亲当队长,喊她出工,她爱理不理。某天,她对山三说,你比较可爱,你父亲太讨厌!山三懵懂,不明就里。喊你出工,有错么?山三十一二岁就出工,工分是半劳动力的一半。人不勤快,害人害己。山三天资很一般,但受父母的影响爱劳动,在单位工作几十年,以勤见长,勤能补拙,所以口碑不错。而她比较懒,懒婆娘的裹脚布——她除了嗓子不错外,一无所长,跟山三除了会写几个字外,一无所长一样。一生命运多舛,嫁了好几嫁,离了好几离,一颗心饱受煎熬,饱受伤害,沧桑得千疮百孔,跟古化石一样。典型的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只是倔强,较真得可爱,哪里寻得到真爱呢?五十岁不到,便如一片过早凋零的落叶,抱着遗憾走了。
后来,随着大人小孩的不断离开,到外面的世界去淘金,这塘基便沉寂下来,夏日乘凉的盛况一去不复返。时至今日,这塘基荒芜了,两边青翠的杂草比人还高,把塘基完全覆盖,脚都没处放了。
这天晩上,山三在新屋前面的“点将台”上乘凉,几个村民也围上来笑谈,仿佛又找到了当年夏日乘凉的那种氛围。几个人吞云吐雾,天南海北,攀谈了好久。十一二点也毫无睡意,放在平时,上下眼皮早就打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