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讲一个故事,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这个时候,我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业务,不用待在公司,但每天早上必须到公司签到。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自己做早饭的,我也是这样,也就是在上班的路上,随便对付点。
我在小县城工作,路边有好些个卖鸡蛋灌饼的,每次去上班的路上,我都会买一个。因为在县城,也不贵,两块五一个。我问过几个不同的地方,都是两块五,大概这就是市场价。
每次买鸡蛋灌饼的时候,摊主都会问一下,加火腿肠不加,加一根一块钱。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都是不加的。我也从来没有加过,倒也不是舍不得这一块钱,主要是因为,一来,这火腿肠就是个点缀,说的更难听一点,就是个鸡肋,加了不怎么多,不加也不觉得少。二来嘛,我知道他们加的这一块钱的火腿肠确实不怎么样,如果要吃,我倒是宁愿去超市买根吃吃。
或许其他人也大概和我差不多的原因吧,反正加火腿肠的少之又少。
有一天,起床有些晚了,急着去上班,在路上就没有吃早餐,没有买鸡蛋灌饼。直到签完到,开完早会,出来跑业务去见客户的路上,才又买了一个鸡蛋灌饼。这次摊主倒没有再问加不加火腿肠,而是做的时候,直接加在了里面,要价四块。
我前面已经说了,火腿肠这东西,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没有加,问我加不加,我一般不加,大部分人都不加。可如果直接就加的,我也不会说给我去掉吧,其他的人相信也基本不会这么说。
你看看,同样是卖鸡蛋灌饼的,一个一次收两块五,一个一次收四块。虽说有火腿肠的成本,可也就多了5毛钱的成本,可收入却多了一块五,利润就多了一块。一天同样卖50个,就多50块;一天卖100个,就多100。看似不是很多,可常年累计下来,差距却会很大。
这又让我不禁的想起了另外几个故事。
一、有一家面馆,在卖面的时候,服务员总要问顾客一句话——加鸡蛋不加。和刚才那个故事一样,大部分人是不加的。后来老板让服务员换了一种问法——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加一个,有个别的还会加两个。
就是这么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利润却大不相同。我们粗略的算一下,一个鸡蛋的成本差不多5毛钱,在饭店不管是煮好了还是卤好了的,基本上在1-2块钱。就这样,只是简单的换了一句话,一碗面的利润却是增加了5毛以上。
二,相信大家去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注意到有卖爆米花的,小桶3块钱,大桶4块钱。价钱只差了一块钱,可是大桶的量确是小桶的两倍。这个时候,你是买大桶还是小桶。
大概这个时候我们会算一下账,小桶3块,买两个小桶就是6块,可直接买一个大桶,只要4块钱,省2块钱呢,还是买大桶划算。嘿嘿,确实划算,先不说我们,而是商家真划算。因为大桶爆米花和小桶爆米花看似量差了那么多,可实际上,成本却相差无几,也不过是一两毛钱而已,可临售价格却差了一块,也就是说,利润多了八九毛钱。
如果你非要说,哼,那我就只买小桶,那岂不是就不上当了。(注意一下,其实,这也不能说是上当,这只是个套路。)嘿嘿,我想一般情况下你是不会这么做的。不就是一块钱的事儿吗,至于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