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女总是误读老人的心理需要

儿女总是误读老人的心理需要

作者: 田园牧歌123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07:34 被阅读9次

儿女总是误读老人的心理需要

2011-04-25 17:31 阅读(18)评论(0)编辑删除

儿女总是误读老人的心理需要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没有得到,而是失去。对于老人来讲更是如此。”谈到老人的心理需要,尹璞首先描述了老人的落寞。正值壮年的时候,无论事业上的成就还是朋友间的往来,都让他们感觉很充实。而今这些都已成为历史。尤其对于事业成功的男人,年轻时冷酷强悍,但到了老年,以前的角色显然不能再扮演,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尹璞接触过一些早年叱咤风云的人物,谈及他们,尹璞说,这些人到了晚年比常人会更苦闷———他们有满脑子的经验与智慧,却没人肯听。儿女忙于事业,不肯听。昔日的老朋友,不是搬家离得远了,就是去外地照顾孙子孙女了。而且,老朋友还会不断“减员”,新朋友结交机会又越来越少。如此种种,令他们总是担心,自己是不是没用了?多余了?

而做儿女的,却经常以“孝敬”之名,给老人传达这样的心理感受。尹璞举例,有些儿女为了让老人享福,不让做这个,不让碰那个。这样的举动,不仅不能让老人感觉到享福,相反会觉得自己没用。

还有人试图通过把老人“带入现代社会”,比如教老人一些高科技,传递一些“现代生活方式”等来填补寂寞。曾经找尹璞咨询的一位郑先生,在母亲去世后,为自己孤独的父亲买了台电脑。可是,老人家不但开不了窍,反而越来越郁闷,更觉得自己过时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似乎加快了衰老的速度。

还有一位成功人士为了孝敬父母,在郊区给老人买了套别墅单独住。父母从此可怜透了,散步半小时见不到一个人影儿,进城走半天打不到车,母亲身子骨不好,上楼到卧室都要颤颤巍巍走5分钟。有老朋友偶尔来到,几乎流着泪挽留:“能住这儿吗?”“能下次再来吗?”

尹璞告诫子辈不要以自己的方式孝敬长辈,“自己的意愿是一回事,重要的是真正去了解老人的需要。”

相关文章

  • 儿女总是误读老人的心理需要

    儿女总是误读老人的心理需要 2011-04-25 17:31 阅读(18)评论(0)编辑删除 儿女总是误读老人的心...

  • 找对象注意事项

    1.生理 跟他聊聊家里有没有老人,如果老人健在遗传疾病少,老人长寿,儿女孝顺, 2.心理 如果聊到家人心里欢快愉悦...

  • 老人和儿女

    昨天到岳母那里,谈话之间说到黄奶。 说是黄奶,其实也就和岳母一般年纪,只是长期在农村劳作,看起来老相许多。黄奶家住...

  • 2021-07-07

    老人是孤独,他们需要我们的陪伴。 我们的一生,幼时不知世事;儿时懵懵懂懂;成人被父母、社会操纵;婚后儿女,儿女、家...

  • 老人的愿望

    老人生了很多儿女 老人还想回到一个地方 老人有话都不讲 老人不愿拖累了任何儿女 老人眼眶里有水 可现在最奢侈的 也...

  • 爸爸

    人近中年,仍有爹妈相伴! 福气所致, 总是希望老人健健康康的, 老人健康儿女就会放心。 天还是有不测风云变幻无常的...

  • 除夕感受家人的温情

    每年除夕都去婆婆家娘家看望,和老人聊天,吃他们做的可口饭菜。感受人间烟火气,人间亲情。 老人们不图儿女什么,却总是...

  • 不能拿哭来衡量儿女们是否孝顺。 作者:燕爱

    刚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说ta看到一家老人去世,儿女们都没哭,ta就觉得老人的儿女不孝顺。 我觉得老人去世儿女们哭不哭...

  • 付钱

    对老人的赡养,现如今发展成儿女都一样。尤其是老人生病住院需要照顾时,因为闺女是贴心小棉袄,老人喜欢闺女伺候。医药费...

  • 爱有很多种,但是最伟大的还是母爱。老人们常说,父母心在儿女身上,儿女心在石头上。我小时候总是觉得这句话不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女总是误读老人的心理需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cd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