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听郦波老师讲《曾国藩家书》<一>

读书笔记――听郦波老师讲《曾国藩家书》<一>

作者: 晓荷_487d | 来源:发表于2018-09-23 12:05 被阅读112次

    逆来顺受之法

    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被人故意刁难之时,这时,该怎么办?《曾国藩家书》又会给了我们带来什么答案和启发?

    “百端拂逆之时,唯有逆来顺受之法。”

    出乎意料,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在重重困难面前,唯有“逆来顺受之法。”为什么曾国藩会这么说?这句话真正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曾国藩提出这句话的原因和背景故事。

    有这么一件事。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咸丰逃往热河。下旨曾国藩勤王,却点名让他手下猛将鲍操带精锐挺军北上,归胜保统领。而胜保向来与曾国藩不和,所谓借兵容易归还无期,何况,这件事原本就是胜保的圈套。

    此时曾国藩进退两难。不去,则抗旨不遵,千古骂名;去,则等于将精锐之师拱手让于他人。

    万般无耐之时,李鸿章献计说,勤王之说本为一句空话,因为洋人的目的只是要钱要利益,并不会威胁皇帝的安危。况且皇帝逃走后,留京的恭亲王奕忻,向来善与洋人打交道,自会很快与洋人合谈。因此“按兵请旨,请勿躁动”方为上策。

    于是曾国藩加急请旨由胡林翼或自已亲自带兵北上。圣旨往来之间,合谈已经成功,勤王之事自解。

    这就是用了个“缓”字诀。即曾国潘所说“顺受之法”。经过缓冲之后,时机变化,两难之局自解。

    事后,曾国藩感慨,古往今来,许多事难就难在有人故意刁难,掣肘。而有大志向之人要借此磨砺自己,提升自己办事的智慧。正所谓“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遇事要多动脑,多化解,少拒绝。

    现实中,做到“多化解,少拒绝”,有三点特别重要的内涵。

    ⒈简单的拒绝往往会对一个系统带来破坏性后果。曾国藩说,办事时有许多曲折交互之处,往往一处不通,处处受节制。这时要特别讲究做事的方式方法和智慧。不能简单的拒绝了事。

    ⒉简单的拒绝,有时不会解决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

    现代人常说要敢于说不,那为什么还要说少拒绝呢?这个少拒绝,是指没有策略的简单拒绝。正如曾国藩勤王之事,如果他简单拒绝勤王,后果可想而知。

    郦波老师还举了个例子,魏晋时期有个士族名士钟会,很倾慕当时的大名士嵇康,两次拜访,嵇康因对司马氏集团不满,因此对他不理不睬,并嘲讽之。后来嵇康为受冤朋友吕安作证,遭钟会报复,和吕安都被杀。

    这样的简单拒绝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3,这种“逆来顺受”不是简单的忍受屈从,而是一种化解。曾国藩在家书中说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立”是为人处事的原则,“达”是一种圆融和通达,是一种四两拔千斤的智慧。有立有达是处事的原则方法,不怨不尤则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心境。在“百般拂逆之时”,唯有这样有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以不怨不尤的心态,才能处理好事情。

    不意气用事,不逞一时口舌之快,多动脑筋,平心静气,这才是我们面对矛盾挫折应有的态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听郦波老师讲《曾国藩家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gf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