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东吴,讲了这么一件事“几个朋友同一个地点用不同的软件叫车去同一个地点,最常用叫车软件的人,花费最多”,在你想不到的过程中,你可能已经被大数据“算计”了。
1/价格歧视
商人定价算账宰的不是你,而是所有你这个类型的人,你经常打车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你在这一领域花钱不太敏感,网上经常定机票和酒店同理,包括经常从淘宝买100块钱名牌包的人你已经被化为应该买假货的人。
后台大数据计价策略已经成为比较无耻的行为,哪些人会被宰已经被“计算”过,相当于交了“愚人税”。
2/消费者如何避免成为“长毛兔”。
大数据会导致“不平等”,建议经常换个手机或者手机号试一试你常用的软件。
3/什么是“营销咒语”?
想要卖的好的产品一定是加了一些你好像听说过但是其实你根本不懂得东西,比如纳米等。
4/价格策略好像“机心”,任何事物都需要一技之长,但是不遏制使用就会成为枷锁。比如,长的漂亮的女生往往不如不漂亮的命好,因为不漂亮的知道自己没优势就会培养自己别的优势。
企业也不能“机心”太重,因为经常超变道就会进入一条低等级的高速公路。
5/人只有两种,追逐者和被追逐者,看你愿意成为哪种人。所以,人脉没那么重要,认识谁被谁认识都不重要,被认可才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