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正在经历的转变点
(1)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背景、学历、资源、人脉、资历;今后奋斗的五大关键词:知识、创新、独立、个性、理想。
(2)原来赚取利润需要外求,需要依赖机会和运气;今后赚取利润需要内求,必须充分发掘自我。
(3)第一次改革开放的机会在于胆识和魄力;深化改革后的机会在于才华和理想。
(4)过去是你的短处决定了你的水平,今后你的长处才决定了你的水平;以前避短做综合,今后是扬长做极致。
(5)工业时代最重要的动力是资本;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动力是人才。
(6)原来的商业模式总是绕不开"同质化竞争";今后的商业模式必须奉行"差异化共存"。
(7)原来的企业是横向发展,越做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宽;今后的企业是纵向发展,越做越精,挖掘度越来越深。
(8)原来的企业在于凝聚力;而现在的企业在解体、集体在分解, 自由职业大量兴起,整个中国开始裂变,裂变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
(9)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先后由"权力驱动"切换成"市场驱动", 再到"价值驱动"。离政府越来越远,离群众越来越近;离投机越来越 远,离创新越来越近。
(10)人与人之间的联动,以前是"人际关系";今后是"价值链接"。那些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开始断裂,未来一切将以"价值"为导向。
(11)原来的产品是由研发团队设计的;未来的品是消费者自己设计的。
(12)原来的经济流向是从"生产"到"消费";未来的经济流向是从"消费"到"生产"。
(13)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产品。
(14)原来的制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利用并束缚人性的贪婪;今后的制度设计核心在于如何激发人的创造性。
(15)原来是有什么样的"生产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今后是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中国人的品位、水平和价值导向,决定了中国经济的组成。
(16)传统的中国社会结构是有阶梯和等级的金字塔式;未来的中社会结构是平流层式的扁平面式。
(17)一大批死守社会旧秩序的人必然走向消亡;一大批看清社会新趋势的人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无破则不立。
二、对未来的30个预言
如今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甚至可以移步换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当你开始关注变化的本质,而不是变化的结果时,你就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那股规律波。
(1)未来产业分为三种。一维的传统产业,二维的互联网产业, 三维的智能科技产业。
一维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维世界被划分完毕 (由BAT掌控),三维世界正在形成。
高维挑战低维总有优势,所以网店可以冲击实体店,而微信的对手一定将在智能领域诞生。因此,真 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2)中国当下的企业分为三个等级。三等企业做服务,二等企业做产品,一等企业做平台。
今后企业的出路唯有升级成平台,平台化的本质就是给创造者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3)中国互联网进化论: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PC 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即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搭建一个底层建筑,使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标, 无论是找客户、找恋人还是找伙伴。
(4)中国电子商务进化论:B2B-B2C-C2C-C2B-C2F。从商家对商家到商家对个人、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商家,最终是个人对工 厂。
未来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就知道它的顾客是谁,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跨国生产和定制。
(5)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城市格局。"北上广深"正在变成 "北上深杭"。
传统贸易的衰落将广州拉下马,跨境电商的兴起将杭州扶上位,未来中国的城市格局应该是"北京的权力调控+上海的金融运作+深圳的智能科技+杭州的电子商务"。
(6)中国经济结构进化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共享经济→共产经济。从"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消费",到"按市场生产,按利润分配",再到"按消费生产,按价值分配",未来中国一定会"按需求生产,按需求分配",满足人们的一切需求,这就是共产主义。
(7)中国产业链的流向正在逆袭。以前是先生产再消费,即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未来一定是先消费再生产,即消费者→设计者 →生产者。
因此,传统经销商这个群体将消失,而能够根据消费者的想法转化成产品的设计师将大量出现。
(8)中国广告业态的进化论:媒介为王→技术为王→内容为王→产品为王。传统广告总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响人,
比如,央视的招投标。后来的互联网广告开始依靠技术实现精准投放,比如,按区域、 按收入、按时段投放。再后来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好的广告能自发传播,而未来最好的广告一定就是产品本身,最好的产品也一定具备广告效应。
(9)中国商业角逐的核心先后经历了:地段→流量→粉丝三个阶段,房地产经营的就是地段,传统互联网经营的就是流量,自媒体经营的是粉丝。
而未来是"影响力"和"号召力"之争,"核心粉丝"的 瞬间联动是未来商业的"引力波"。
(10)中国媒体的进化论: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信息流。 媒体正在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统一走向制衡。
自媒体的兴起将产生两大结果:
第一,激起了更多人的创作热情,文字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属性终于被找回,感性的一面被激发,可以滋润这个越来越机械化的世界;
第二,中国的话语权开始裂变,普通民众迫切要求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权,比如,春晚到底该邀请谁。而未来人人都是一个自媒体, 信息流的产生将让媒体消亡。
(11)行业将越来越细分,行业将越来越垂直,协作越来越完善。 因此,传统的"木桶原理"不再成立,以前我们总在弥补自己的短板, 因为你的短板限制了你的综合水平;今后我们将不断延展自己的长处, 因为你的长处决定了你的水平。
你只需要将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发挥到 极致,就会有人与你协作,这叫"长板原理"。
(12)中国社会的传统关系网被不断撕裂,以价值分配为关系,新的链接正在形成,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进行价值传输。
新的社会架构讲究的是"规则"而不是"关系"。而你所处的地位和层级,是由你所带来的价值决定的。
(13)人们正在由外求变成内求。外求即求关系、求渠道、求资源、 求人脉、求机会;内求即坦诚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激发起兴趣、热情、希望、理想。
当你做好你自己,外界的东西就会被你吸引。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求人不如求己。
(14)对于未来每个人来说,有一种东西会变得很重要,那就是信用。行为→信用→能力→人格→财富。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你的行为就是你的信用值,信用度就是支点,能力是杠杆,人格是动力,联合撬动的力量范围,就是你所掌控世界的大小。
(15)传统社会的总财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人们依托固定公司, 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重复固定的劳动,属于被动式劳动。
未来社会的总财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人们依靠自身特长,点对点地对接和完成每一个需求,充分融入到社会的每一个环节,属于主动式创造。因此整个社会财富将实现裂变式增长。
(16)更多的公司和集体都将消失,各种垂直的平台将诞生,大量自由职业兴起。
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从公司+员工,变成平台+个人。 每个人都将冲破传统枷锁的束缚,获得重生的机会,关键就看你是否 激发了自身潜在的能量。
(17)未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既可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依靠协作和组织去执行系统性工程,所以社会既不缺乏细枝末节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备执行浩瀚工程的组织和团队。
(18)未来如何拥有自己的产品?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创意→表达 →展示→订单→生产→客户。当你有一个想法时,你可以先表达出来, 然后在平台上进行展示(这样的平台会越来越多),吸引喜欢的人去下单,拿到订单后可以找工厂生产(不用担心量太少,今后的生产一定会精细化和定制化),最后再送到消费者手里。
(19)今后将无工可打。打工的本质是定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不承担结果。随着雇佣时代的结束,你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 并竭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否则你就没有存在 的价值。中国人的工作方式正在从"谋生"到"创造"升级。
(20)今后将无生意可做。传统社会之所以有生意可做,是因为信 息的不对称使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始终是错位的,这就需要商人的商业行为去对接它们,并从中谋利。
而互联网搭建起的商业基础会越来越完善,今后两者可以随时精准连接。所有的中间环节都没有 了,赚差价的逻辑也就不存在了。"经商"一词需要再定义,温州人的 那一套思维彻底落伍了。
(21)社会结构将越来越精密细致。以前每一个"需求"和"供给" 都由企业完成,今后都可以是由个人完成的。
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 如果经济是一场血液循环,那么今后它的毛细血管会更加丰富,输送和供氧能力会更加强大。
(22)中国人找回信仰。找回信仰的逻辑:新规则→新秩序→新精神→信仰。具体来说就是中国正在建立一套完善而合理的社会秩序, 让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取所需。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秩序,而秩序的运转将产生新的精神,比如,契约精神。精神的碰撞激发起内心的向往,一旦我们心有所属,这就是信仰。
(23)法治的最高境界是人治,人治的最高境界是无治。
什么才是无治?即依靠利益关联进行互相制衡,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与外界有无数个连接点,依靠这些连接点,每个人的处境都将直接绑定自己的行为,贪婪、懒惰、无知作为人性的负面,都将被自然克制。
(24)中国商业未来10年内的主题都将离不开"跨界互联",以"互联网+"为基础,不同行业之间互相渗透、兼并、联合,从而构成了商业新的上层建筑。
不同业态将互相制衡,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从而形成新的商业生态系统。
(25)中国未来社会的完善,离不开一批有"匠心"的人,也就是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比如,工匠、程序员、设计师、编剧、作家、艺术家,等等,因为互联网已经把社会的框架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灵魂填充。所以即便是普通的工作岗位,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将获得提升, 将获得尊重。
(26)中国精神文明的红利期正在到来。传统的物质文明进展步伐已经开始放慢,因为工业化已经将社会各项硬性设施布局完善,物质的野蛮增长期已经过去,而互联网又已经把所有的链接搭建完毕,柔性内容开始呈猛增态势,新文化行业将是另一个增长点。
(27)中国今后的私有财产会更加神圣。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围绕利益展开,而且目标简单而明确,财富分配不再需要依靠政府主导,而是一种天然的价值回馈。汇聚大家之私,即成社会之公,此乃民富国强。
(28)中国未来只有三种角色,自下而上依次是:价值提供者→价值整合者→价值放大者。
价值提供者是依靠个体劳动直接创造财富, 比如,司机、医生、律师,等等,影响力大了可以靠名声创富,比如, 明星、作家、大导演、名主持,等等。
价值整合者是依靠配置社会资源间接创造财富,主要指的是企业家和各种组织的领导者,他们促进社会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
价值放大者是依靠平台或财富的力量去撬动企业和项目的成长,他们往往是大平台的拥有者或财团掌控者, 比如,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巴菲特、孙正义,等等,他们促使社会财富呈爆发式增长。三种角色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29)中国人的财富形式先后经历了粮票(花钱的权利)→存款(现金数字)→房产(固定资产)→估值(虚拟财富)四个阶段,未来的财富形式一定是估值或市值,趋于虚拟和抽象,仅仅是一个数字。
即你拥有多少财富,并不代表你就可以随便花费它们,而是代表你有支配这些财富的权利,财富多少意味着调动资源的大小。究其本质,是整个社会越来越共享化、公开化、公共化。
(30)中国未来将建立起一个伟大的"超级互联网公司",将 BAT 收入囊中,通过高效协作和行业细分,来优化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 包括各种大大小小的、边边角角的"零部件",不浪费一颗螺丝、不放 弃一个灵魂,将整个社会带入价值创造和吸收的大循环。
随笔/恒之馨(图原创·文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