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运营看起来是个新鲜事物,业内的界定也没有标准化的说法,但其实大道无形天下归一,无论什么领域的大神养成之路,都是有其共性的。联系自己去年从不会做饭到喂胖自己8斤的成长经验,我选择了将做运营与下厨房进行类比,来表达下我对运营职业发展的理解。
【正文开始】
有句话叫“治大国如烹小鲜”,我说“做运营如烹小鲜”。从一个厨房菜鸟修炼成食神本人,和从一个运营小白成长为业内专家,成长路径何其相似,本质上也是共通的。一言不合先上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5460179/cadadd69c64d9793.png)
下面我来详细说明一下运营和下厨的相似之处——
说到做饭,一开始能煮熟就不错了,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烫个水泡切到手差点把厨房烧了这种黑历史我都不想提了(捂脸)。其实总结下来,要减少bug也是有几个关键要素的,而这几个关键点正好是和运营工作一一对应的。
比如首先你得会挑原料,包括蔬菜和调料(对应到运营就是分析产品);其次你得会用工具,包括燃气灶、锅铲、刀、削皮器等等(类似运营得会用基础的办公软件、分析数据等);然后你得看食谱,知道操作步骤(跟运营要了解公司业务流程是一样的);另外你还得能应对突发情况,比如锅里着火了要用锅盖扑灭而不是用水浇这种常识一定要知道(好比小白初期打杂也总是忙着捅娄子和收拾烂摊子),诸如此类。其实第一阶段还是很考验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的,能力不到家脸皮更要厚,迎难而上未来才能发光!(突如其来的鸡汤.jpg)
能煮熟之后还是值得庆贺,至少不会饿死自己了,意味着你已经站住脚。但要是能煮熟的菜就一两个,天天吃谁也受不了,所以就得多学着炒几个菜,这就好比运营讲究技多不压身。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你就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初阶运营”了。
这一阶段就开始攒经验了,主要靠的是大量的练习和尝试,好比做饭要天天做才会变得熟练知道“适量”为何物,初阶运营也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做事儿,才会慢慢熟练操作技能,提升效率;同时也慢慢有空间去尝试多个技能(以推广为例,除了微信软文,也可以尝试H5、视频等形式),这时候是贪多不贪精,疯狂攒经验。这个阶段过完,你基本上得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对各种玩法都有经验,能彻底告别小白状态,知道整个事儿实现的路径和流程,成为老黄说的“即插即用”型人才。
运营的第三阶段是业务骨干,即攒够经验之后开始找到定位,慢慢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是不可替代性,你得在某一方面做得区别于凡人,按老黄的说法就是“超过80%的人”,这就好比你慢慢有自己的招牌菜了,请别人来家吃你做的水煮鱼/红烧肉/干锅鸡,能征服80%的舌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你的招牌菜开始“小有名气”,有商业眼光的投资者就会找上门邀你开店了, 好比Boss十分欣赏并且给你机会做个小boss,这时你就开始步入第四阶段“业内专家”。这个阶段是在自身定位上的初次升级,你会开始带团队,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搞事情了哈哈哈。不过这时候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原有的专业能力以外,你的团队领导、跨部门沟通、谈(si)判(bi)能力都开始变得重要了,好比原本只要会做饭,现在得管好一个部门/一家饭店,对内管得了对外打得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啊(微笑脸)。
经营好一家店以后,你的名气也水涨船高了,不管是去开连锁还是退出江湖做专家,都在往终极阶段“食神本人”进阶了。这个二次升级,对应到运营,就是你的能力、经验终于转化成你观点的含金量,你开始正在变成传说本人,以高级专家的身份可以去运营真正具有行业影响的项目,或者通过培训授课等变现自己的影响力了。当然,这个阶段是20%的N次方,是大部分人的梦想,少数人的终极目标。
说回眼前,说回本人,我只是在“能炒菜”的下厨阶段,运营上也还没彻底告别运营小白,正在初阶运营的道路上艰难求索。而说不如做,不废话了,干活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