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要抓住本质,什么是本质?
文/林格
看问题要抓住本质,那么,什么是本质?
这个问题,看起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我的体会,这其实是一种日用常行的技术。
《传习录》中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徐爱讲:“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
这和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相互感通的。
心如明镜,则一下能抓住事物之本质。关键是要怎么“明”?这是一种技术,“抓住本质三步走”:
首先是守住常识。时时刻刻守住常识,一旦偏离了常识,镜子就昏了,什么是常识?就是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个人所有对教育的研究与见解,多是常识,有人觉得高明、独到、深远,是因为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其次,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我做这件事到底是为什么?一旦偏离,镜子就昏了。并且在往前走的时候,随时回到原点来思考,正心而致知,以免偏差,也就是时时“回到初心”,每回一次初心,镜子就被擦一次。什么是“最终目的”?是指你服务于社会的一个目的,而不是私心私欲;
第三是“无我”。一定要去除这个“我”里面的“意必固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的体会是,时时把自己放在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是处的虚空状态下,傲慢自弥,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如此,时常擦镜子,明亮透彻,物来心照,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一切事物的本质一目了然。
有人说,任何时候有人问我什么是本质、本体,我基本上能脱口而出。抓住了本质、本体,有一个好处,就是少走弯路,少举事,遇事不纠结,该怎样就怎样,居仁由义。您说,这不是一门人人应掌握,人人能掌握的技术活吗?
“林格小语”是林格老师自己学习教育的笔记,多在旅行途中、工作闲暇随心而记,此身、此刻、此地,十五年来从未间断,目前已经累积到了5000条,近一百万字。任何一条“林格小语”,至少切入、化解了儒释道经典中的某一个“眼”,都是林格老师自己活出来的,用身体捂热了的经典之经典。基本书院由此生成了“一道一阶学经典”课程。欢迎投稿
关于今天讲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眼”——心如明镜,如果您刚好有些感悟,结合您自己的实践或者故事,不妨写下来。字数不要低于800字,必须署名,投稿给我们,我们将精选后发布在《基本书院》公众号内,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证见和体悟,让文化介入我们的生命,沉淀我们的文化底蕴。请恕不能一一回复。
投稿信箱:linge999@163.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