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打粽叶

作者: 诺曼底的救赎 | 来源:发表于2021-06-14 16:08 被阅读0次

    作为一个80后,回忆端午节,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小时候去湖地里打粽叶。临近端午,一群小伙伴就会放下疯玩的心情,煞有介事地准备好篮子,水靴,起得早早的,三俩个人,结伴去湖地里打粽叶。

    打粽叶这活一般都是父母安排的,小时候农村端午节前后正好是农忙,大人们一般没有时间,所以就会安排放假在家的小孩去干这事。

    打粽叶那会对我来讲,是件开心的事,因为农村每到农忙的时候,家里的大人都忙着收麦子、插水稻,相对于这些活,打粽叶就轻松多了。更关键是,这是个“正经事”,我可以借着它放下其他任何事,比如做家务、做家庭作业、下地干活等,毕竟粽叶能不能及时打回来,关乎着一家人端午节的粽子问题,想想就会觉的意义重大。

    回想小时候,恐怕没有多少事情能让我干得如此尽情。

    粽叶来源于芦苇,它们一般长在河道的中间。出发前,会准备好篮子,一双水靴,不过有时候会不穿,因为小时候更习惯光脚下水。

    农历五月,没有被打过的芦苇丛,粽叶会长得很大,很适合包粽子,但是如果去晚了,或者选错地方,就可能只会打到一些小粽叶。所以,选择什么时间出门和去哪里,关系到粽叶的品质。

    如此重要的事情,出发前,小伙伴们一定会进行周密的探讨,但有时候,最终确定的方案往往跟粽叶的品质无关。因为有的小伙伴没被爹妈赋予这个任务,“偷偷执行”的话,要是不小心被爹妈碰见,难免回家一顿胖揍。

    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最后去的地方往往极度偏僻。

    偏僻的地方,有个好处,就是去的人不多,容易找到没被人打过的地方,但也有不好的地方。为什么人都不去那里呢?要么是水太深、要么太远。

    对于那会的我来讲,远,从来不是个难题,倒不是腿脚好,主要是近的地方都玩腻了,渴望去更远的地方。尤其在这种时候,有任务在身,可以不用担心时间,不用担心赶不上中饭或晚饭而被骂,毕竟这是个“正经事”。

    打粽叶也是有技巧的,找到一处芦苇茂盛的地方,可以下水到芦苇丛中间,也可以站在河边,用事先准备好的杆子,把芦苇钩过来,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叶子的中间位置,迅速且有力地往下拽。速度和力道决定了打下来的粽叶根部是否完整。完整的,比较好包粽子,不完整的,甚至裂开的,就没办法使用了。

    五月的天气一般会比较热,因为那会多半是晴天,太阳很烈。但打粽叶的我们一般不会想太阳的问题,都是光着脑袋在烈日下,窜来窜去。不贪玩的话,半天就能打到一篮子粽叶,虽然质量层次不齐,但基本上是可以解决端午节的粽子问题。

    打回来的粽叶,需要放到水里泡着,等着爹妈忙完回来包。那会我一直没学会包粽子,看着很简单,每次也都很积极地去包,但等出锅的时候,我包的那些总会变得面目全非,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了。

    回想起来,打粽叶这个事应该是小学的事情,大概九几年吧,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就很少再打了。再后来,上了大学就基本没有碰过,就连妈妈包的粽子也再也没有吃过。

    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是漂泊的一代人,带着渴望离开自己“玩腻”的地方,总是觉得远方会有更茂盛的芦苇丛,但到头来却再也没有吃过比家乡更好的粽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打粽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lo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