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相信所有好书都会给你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现实是明明知道它是一本好书却迟迟无法开始阅读,久而久之它就成了“心头的白月光,心口的朱砂痣”,时不时在你慌乱繁杂的心里搅动一下。
一次次无意瞥见书架上有些落灰的书脊,一次次告诉自己必须解决它。
然而即使有一千种理由劝解自己,常常却有一千零一种原因让你迟迟无法落实。
对于我,《如何阅读一本书》正是这样一个存在。这是实用性阅读指导书经典中的经典,1940年出版至今几十年一直占据图书畅销榜。
久仰大名的我买下来将近一年却一直搁置未读完。
这次进行阅读类书籍主题阅读训练,知道它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内心的恐惧让我把它放在最后一本。
为了让这一次的阅读不再无疾而终,我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确保每一个阶段都能行动起来。
在这里分享出来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
02
第一步,建立信心。
首先,通过前几天阅读的其他同类主题书籍,能总结出一些阅读相关技巧,相信那些书所介绍的技巧肯定也都会在这本书里有出现。
给自己信心,这一次一定能完成。要十足的相信,百分之120的相信。即使被其他事情打击掉20%的信心,还有100%的信心。
第二步,速读全书,确定目标。
有时候读不完一本书,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
一本书既然是经典,很多人就想做个完美的阅读者,要把里面精华全部都吸收完。
想得到越多,就会促发更多焦虑。恰恰是这样的心理导致更多的拖延。
其实,只要根据我们的需求,汲取了书中对我们有用的内容,剩下的内容可以留着以后看,或者甚至可以放弃。
所以,我采取1小时阅读法,将这本书浏览一遍,记下关键词,掌握整本书的基本脉络。
这一步非常关键,虽然只是速度翻阅了一遍,但是已经对一本书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能读完的信心。
通过这一步,我确立了两个阅读目标:①知道如何对一本书进行“分析阅读”
②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第三步,运用速读,分批次进行阅读,一次完成一个目标。
第一次读,设定时间,抓重点读。只看与“分析阅读”有关的内容,同时边看记录下关键词句。
结束后将重点进行分析整理,完成一个小目标。
第二次采取相同方法,只读与“主题阅读”有关的章节,同样计时,记关键词句总结。
因为采取的是速读,有时间设置,所以两个目标都顺利完成。
这样,阅读这本书的目的基本就完成了。
最后再对全书进行翻阅,可以查漏补缺,哪些必要的知识可以添加进分析整理的那份内容里,哪些可以再细读一次。
当然,在读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其他不是自己的阅读目标内容,但是又很想读。
这个时候要果断明确地略过,因为如果一旦读分心,那么目标就一直无法完成。
可以等完成目标阅读,再回过头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是否可以再设立为一个新目标,再进行一次“目标阅读”。
通过这样的三步走,我将这本令人生畏的“老骨头”啃下来了,并且收获满满。
03
因此,将一本畏惧的书搞定的唯一办法永远只有一个:行动起来。
经典书籍的确经得起时间考验,这本书基本包含了所有与阅读有关的问题,甚至阅读升华到人生哲学上,里面的内容让人受益匪浅。
这本书市面上讲书稿、听书稿数不胜数,但是听过再多拆解,我还是庆幸自己读了原书。
它就像一个森林,你本来只想去摘蘑菇,然而自踏入第一步开始,你不断收获很多蘑菇,甚至更多宝藏不断涌现。
逐渐地,你会发现这里面的宝藏无穷无尽。
书里两位作者言辞也极尽谦逊。让人体会作为学者所应有的宽容、客观和睿智。
我们读的书越多,越发现自己懂得太少,越能激发向前一步的初心。
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就像唯物辨证法所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啃下一部自己生畏已久的书,就是又向前走了一大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