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生活的日子里,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男性:
-游乐场里,大男孩帮助小孩子的身影:小孩子在爬不上滑梯时旁边大男孩助的一臂之力;小朋友摔倒哭泣时大男孩过来安慰、询问
-校园里, 大男孩给小男孩讲故事,逗得小孩子哈哈大笑
-放学时, 和孩子同骑一辆滑板车放学回家的男人
-街道上, 手推着婴儿的老爸送老大上学
-马路上, 给对面车辆让行并翘起大拇指交流的驾车人
......
暖男与精神乞丐
前两年有个流行词叫做“暖男”, 就是给予别人温暖的人, 说的学术一点,就是那种能够持续制造热辐射的人,与之相反的一个词叫做精神乞丐, 就是那些不断制造冷辐射的人。
健康的人生有一个不等式: 给予>索取。
精神乞丐的世界里所得始终要大于给予: 你不和我说话, 我就不理你; 你不对我好, 我就不给你好脸色; 我不开心是因为你造成的;任务没完成, 都是他的错。
关于社会兴趣
记得TED 有一篇演讲,说的是真正决定一个人幸福和成就是那些非认知性技能,如勇气,乐观,弹性, 自控,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又经常被忽略的叫做社会兴趣或社交兴趣。
社会兴趣是对他人总是保持一种合作与建设性的姿态,对于融入一个群体有深厚的兴趣, 无论这个对象是亲密关系或是陌生群体, 在相处中都有一种不抱直接目的,不会因为某个直接原因才具有的感情, 对现状的认可和对未来的乐观。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给出社会兴趣充分的衡量标准:
第一:合作
第二:给予
第三:共情
教育观察
在对新西兰教育的观察中, 学校在培养这些非认知性技能上有非常多的投入:比如在弟弟的幼儿园, 老师会因为弟弟搀扶更小的孩子走独木桥,非常正式的发一个责任心奖状;小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周,老师教授的内容之一是:当你打开一扇门时,一定要看看后面是否有人,如果有, 就要为后面到来的人扶门;哥哥同学知道我的名字后, 每次路上遇见都会和我问好。
新西兰教育标准
在新西兰的公立小学,一般每年都会有1-2次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估和与家长的单独谈话。
新西兰的公立学校几乎都会使用School Interviews 的网站进行评估的家长预约。
一般来说,每位学生家长与老师的会谈时间在15-30分钟不等, 有些会专门安排一天,有些会在一至两周的放学后。
我家哥哥的学校采用的是每两个年级的孩子在同一个教室,一个教室有两个班级:比如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在同一个班, 三年级同四年级学生在一起,学校把这种方式叫做河流(River), 在这样类似河流的升级方式中,孩子两年中是同样的班主任; 每个学期新进的孩子都会得到班级其他孩子的帮助和照顾;
因为在语言, 数学、科学探索等课程中每个孩子的学习程度不同, 各种课程都是根据孩子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小组,但无论哪种小组, 孩子之间互相学习帮助所占比重都非常大。
哥哥的教室有两位主班老师, 每个老师会带领25个孩子, 一个老师主管数学、 科学探索,另一个主管英文和其他,因此年中评估由两位老师与家长共同参与。
虽然学校的教育模式略有不同, 但每所学校的评估都是老师与一个家庭单独进行(哥哥之前的学校年终评估是一位主班老师与每位家长分别进行的)。
评估的基础包括数学、写作,阅读等几方面, 更重要的是,老师会对孩子在学习能力关键发展点进行评估,这些关键点包括:
- 思考能力 (提问,寻找挑战,运用别人的反馈进行学习)
- 与他人的关系 (倾听和分享;共情能力,竞争与合作)
- 主动性 (遇到困难时的状态,对目标的计划性)
- 合作能力(与他人的协作,给别人反馈与从别人反馈中学习)
会谈中,老师会展示孩子在之前的半年学习,社交,运动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况,针对每一方面提出支持的建议,并会一一解答家长的疑问。
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有几个部分:
-
当谈话开始前,哥哥的主班老师先询问了我他上周去班上好友家的情况,因为这次课后玩耍, 老师花了很多力气帮助协调,目的是让他在新的环境中越来越放松和享受友谊。
-
在新西兰学校是没有统一教科书的, 所有的学习记录就是课本,都由孩子自己完成。 在看到哥哥的科学探索课本时, 老师告诉我, 这是哥哥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完成的胡罗卜腐烂过程观察实验,实验的环境,器械都是孩子们自己讨论。在为期二十天的观察中,哥哥从需要同学协助写文字, 到自己独立完成一部分实验结果, 进步非常大。
-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 除了中肯的评价建议,老师更多传递的是一种平和的状态。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能够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让孩子接纳这个不等式, 其实就是在帮助他未来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能够制造热辐射,让人一瞬间就感觉温暖的气场, 或许这才是人生的童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