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到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书吧里与王昊老师一起读唐诗。
讲台上有一幅装裱好的“巽”字,巽为风,倒很像今天的讲座风格:行云流水,也像王昊老师的行事风格,迅疾如风。
主题是唐诗,以春天引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唐诗里为什么那么多关于春天的描写呢?经过一个蛰伏着的漫长肃萧冬季,当立春一阳生,气息逐渐上行,万物复苏。尤其是唐代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春天与冬日的对比太过鲜明也太过令人动心,于是感性的诗人总能用他们敏锐的灵魂去捕捉春天的动静。
春主生,天人相应,人也该在春天养生,使气机发散,于是要运动、登山、与友人相聚、宴饮,于是比起其他季节有了更多作诗的心情和场景。春天的节气和节日也大都鼓励人出门、踏青、聚会。两个版本的古代情人节都在春天,一个是上元节正月十五,另一个是上巳三月三。这两个日子里平日大门不出的姑娘们才可以出门赏花灯或者到水边祓禊,才可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上巳日还催生了大咖云集的天下第一雅集——兰亭雅集,以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说起来“书”与“舒”同音,古时六艺中的“书”指的就是写书法,气蕴笔端,直舒胸臆,十分适合春季养生。诗言志,写诗读诗抒心舒意,也很合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