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像是工厂,家庭是原材料。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是以原材料的姿态进入工厂,然后通过学校这个貌似工厂的地方打磨,经过近20年的制造最终几乎形成了统一的思维方式,然后我们就这样被推向了社会。
有的人呢,因为在工厂棱角比较多,又不喜欢被标准化。于是呢一出社会就会显现出其与众不同之处。
然而有更多的人,因为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所以,即便出了社会,也还是在学校时的思维。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人都是终点性思维方式。凡事都是以完成某一目标为终点,目标实现迅速转入下一个目标。比如我们的中考,高考,再比如我们的成绩。当然这其中很大的原因不在于我们。
然而我们就不应该想想去逆向思维,把这种终点性的思维方式给打破吗?
如果说都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在我们的同龄人中还会有那么多的佼佼者呢,也许会有人说,人家原材料本身就不错。没错,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们如何在后天去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
如何活出不一样的烟火?
我们的同龄人中,有很多人给出了精彩不一的答案。
韩寒,算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楷模吧,虽然没有上完学业,可是人家的没上完竟比我们的上了很多遍都不知道强了多少倍。李想,汽车之家的原CEO,也是同属于80后,也早早的在商业之路上展现出过人的姿态。
有很多的例子都可以拿来说,但是如果说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人家最起码都有一技之长。所以可以在其独特的领域散发出最璀璨的烟火。
其次,我们身上的该有属于自身特性的棱角,虽然要经过工厂的千锤百炼,但我们也应该适当的时候就像蜗牛一样,每当一次碾压我们总应该适时的把身体蜷缩于蜗壳中。等到这一段的碾压过去后,再从蜗壳中一展风采。
最后,如果发现了自身的特长所在,一定要想办法的把这种优点发扬光大。这个阶段最不要在乎的就是周围群众的目光了,管他呢,认准了目标努力都还来不及,哪还顾得上他人的看法呢?只要这个想法是合法合规的,那么就一件事,干,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