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拒绝穿和服赏樱一事,最近吵得很热闹。
我没有急着参与进去,是有意要再等等,再看看,再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越来越多的事情证明,自媒体时代,消息虽然来得快,来得多,来得密,但确实往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时反而求真相求全貌更不容易。这时,不急于发声,多听听,再看看,就不但是必要的,还是重要和必须的。
如果急于表态,万一事情真相出来,前后情由是一个颠覆式反转,结果就是自己尴尬了。
等了这几天,现在看来,武汉大学拒绝穿和服赏樱是真的。因为,我注意到武汉大学在回应“赏樱冲突”的公文中,有希望游客“服饰得体”的字样。另有消息称,除当时肢体冲突的两人外,还有别的人,确实都是因为穿了或者疑似穿了和服而被拒绝入内了。
这招致不少质疑甚至痛批的声音,还有的因此把武汉大学说得很不堪甚至很流氓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e149cc95c40d6497.jpg)
我当然不同意干涉着装自由,但我同时觉得也没必要拿这件事过分指责武汉大学,甚至上纲上线到很不得了的地步。
不妨先做个假设:如果那两个人不是疑似着和服而是直接穿了当年皇军的军服入园,他俩被拒被打,还会有人同情吗?
说军服与和服肯定是两码事,不能相提并论。
对头,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和服再怎么“和“,还是难免会引起一些不舒服的联想吧?自己觉得没什么,好玩,别人也会觉得没什么吗?别人如果是很多人,都因为被和服引发联想而不高兴,就不好玩了吧?
所以,需要换位思考。
注意到,武汉大学拒绝和服赏樱的规定之前早有。这说明,和服赏樱之事往已有之;再把眼前的事实也就是围绕这件事展开的争论看看,也不难发现,民间包括武汉大学校园里反对和服赏樱的声音还是很大的,甚至是巨大的。可知拒绝和服赏樱并非没事找事,而是事出有因。
由此细想可知,拒绝和服赏樱,其实并不是单纯地拒绝和服,也不是不分场合地点地全部拒绝和服,而是因为樱花这一特别的欣赏对象的缘故,也是因为樱花季向公众开放的武汉大学已不是单纯的校园,而可以说是全社会。毕竟,“樱花与和服一相逢,便生出联想无数”,是会败了很多人游兴的。武汉大学如果不预有防范,万一和服引发现场发纠纷甚至出现非理性事件,责任武汉大学还是要负的。
如此想过,对武汉大学拒绝和服赏樱,自然会多些理解。毕竟,赏樱时节,社会环境,还是尽量避免生出事端的好。
所以,这件事实在没必要搞得象武汉大学犯了天条似的。假如樱花季过了,有人穿着和服到武汉大学闲逛,然后还是被拒被打,那时再说“诺大个武大居然容不下一件和服”不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