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绘本,客厅、厨房、卧室、楼梯,反正能放书的地方都有书。大丰睡前阅读的习惯是从一岁左右就开始的,每天晚上洗完澡、喝完奶、洗漱完八点钟就回房间。然后就开始温馨的阅读时光——我把他抱在怀里,拿起绘本讲。然后9:00就准时关灯。
随着大米、小米的出生,这样的习惯有点难以保持了。虽然大丰阅读的兴致很弄,但妈妈分身乏术,大米小米还不能自如地怕的时候还好,还能抱着其中一个,或者喂一个奶的时候给大丰讲故事。可是,随着大米小米的长大,尤其在他们10月龄时,我强烈要求二米要回来跟我睡后,睡前阅读变得有点成奢望。只能偶尔爸爸在家时,陪大丰看看书,或者由爸爸给他讲故事。二米变得有自己的思想,再也不会被乖乖地抱着,睡前会满床爬,满地爬,妈妈抱起这个,盯着那个,真的是焦头烂额,对大丰心里的愧疚还是会有的。
突然卷土重来的疫情更是打得我们措手不及,爸爸工作更繁忙了,也更晚回来,大丰睡前阅读时间变得更短。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关灯后,在黑暗中讲故事。想当年,我教孩子故事绘画的时候,由于那时候沉迷于绘本不能自拔,经常瞄一眼身边一样物品,就能顺手拈来胡掰出一个自认为很精彩的故事,无论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
可是,经过几晚,我惊悚地发现我已经丧失了“瞎编”故事的能力了。前两天晚上还好,我利用记忆中的故事储备,把角色换成大丰,顺利地瞎编了几个故事。到了第三天,我连《小马过河》、《乌鸦喝水》(小学需要背诵的课文)都搬出来了,才勉强撑过第三个晚上。后面,我实在编不下去了。只能坦白跟大丰说:“妈妈最近看书太少了,不会讲故事了,你讲故事给妈妈听吧!”。开始,他不愿意讲,说不会讲。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讲完一个故事。到了第五个晚上,他依然对在“黑暗中讲故事”年年不忘,可是做妈的实在编不下去了,只能又一次坦诚:“妈妈现在真的不会讲了,怎么办”。他就说:“是哦,妈妈现在不看书了,不会讲故事,丰丰有看书,我来给你讲故事吧!”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起来,说实在,只有题目我是听明白的,故事内容我基本上听不明白,不过他的故事讲完,作为一个优秀的妈妈,必要的鼓励和表扬还是有的。所以接下来几个晚上,大丰对关灯后“瞎编”故事兴致很高。
在这事上,我反思一下自己:
1.作为母亲,书还是要看的,每天保持定量的输入,哪怕不能系统阅读一本书,还是看看别人写的文章。别人的故事里总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会有所启发。
2.要继续保持大丰阅读的热情,适时示弱。在词穷不会讲故事的时候,直接跟大丰说妈妈看书少,不会讲故事了。这样的处理让大丰明白到几点信息:一来妈妈也需要看书,因为没看书所以不会讲故事了;二来他就会很自豪地认为他有看书,他会讲,并且会尝试讲故事。
3.如何让他清晰、有条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作为妈妈,要多看书,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言传身教,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5.坚持记录,哪怕现在的水平只会记录流水账,流水账也将是未来很好的写作素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