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先人已逝,消息传来,山河呜咽,举国同悲。人们深刻缅怀这位在“解决世界上大多数人吃饭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老人。
袁隆平院士之所以在农业上能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定离不开他当年的一个选择___报考农学院!
据报道,院士当年考大学时,父亲实际上并不希望他选择农学。
从事农业工作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在院士求学的那个年代,农业远不向今天这样发达。选择了农学,就意味着要终日与田间地头为伴,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太阳底下辛勤劳作了。
事物的发展一定是相互联系的。院士当年做出的这个决定也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源于院士孩童时的一次经历。
院士本人在多年后对自己年轻时的这个抉择是这样回忆道:
我之所以违背父母意愿选择报考了农学院,源自于小学时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活动。
那时,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乡间,看到郊外田野里五颜六色的植物和绿油油的庄稼,漂亮极了。第一印象最深了,哎呀,我说学农好啊,从那时起我就觉得学农好。
所以考大学时,院士义无反顾的跳进“农门”,报考了重庆湘辉学院农学系。
从此,先生就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取得了惊人的巨大成就。
谁又能想到,小学时的一次的春游,竟使一位普普通通的少年“迷”上了农学,并最终使我们国家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但也应该能够想到。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岁月如梭,星转斗移,一切都在发展变化着,教育也一样。
今天,很多的学校因担心组织学生郊游出了问题要追责,索性来个“一刀切”。试问,还有多少学校还敢组织孩子们郊游?
当下,太多的学子因学业繁重而无奈的被困在学校的四堵墙里,敢问,还有多少孩子能有幸向当年袁院士那样可以走出校门、拥抱大自然?
目前,诸多的家长因竞争激烈,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为名,脑子里只剩下了文化课成绩,导致孩子们的天性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发挥,人的全面发展俨然已成为一句空话。
一山放过一山拦,“敌军”围困万千重!
有多少孩子能突破“重围”,不被我们培养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虫”和“温室里的花朵”?
教育的初心何在?
如此下去,大师的旗帜后人如何能更高、更好的举起?
我们该如何去做?
但愿我们能从袁隆平院士孩童时的经历中得到些许启发。
选自微信公众号《墉夫秒语》,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