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心理学》第四次研讨有感

《儿童心理学》第四次研讨有感

作者: 海水淡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20:43 被阅读19次

    周日我们共同讨论第四节——感知、运动反应的情感方面。回头再阅读,每个概念之间思维非常紧密,现在这节涉及的情感内容有关键词:感知、运动、婴儿情感、分化、自我、永久客体。

    刚出生的婴儿情感如何建立?幼儿在刚出生的几个月以自己的身体动作为中心的认识图式,饿了尿了会哭泣,这情感不是他人引起的,来源于自己身上需求。还记得孩子在出生的第二天深夜,孩子哭得很厉害,但是缺乏经验,作为妈妈的我不知所措,护士过来问:“是不是饿了?”也许是吧,赶紧给吃的,孩子吃饱后睡着了。这是婴儿身上自发的需求。

    皮亚杰说,婴儿的微笑不是认识脸部认识一个人,但是却可以被同伴的微笑所激发。知道通过微笑区分人和物体。微笑这个动作只能从字面上理解。孩子在42天后回外婆家,有个亲戚抱着他,逗他笑,当时孩子做出微笑的样子,亲戚说:“你看,他会笑了。”当时他显示的也许只是生理的微笑,并没有因为他人逗他就引起了微笑。如果婴儿没有通过脸部认识一个人,为什么有些婴儿妈妈抱才不哭,其他人抱就会哭呢?这是妈妈气味上的识别吗?

    在5——10月时,我们会看到婴儿与人的接触越来越密切也越发重要。他的整个情感发展和行为分不开的。如婴儿通过模仿学会“再见”手势。家里人的行为显得很重要,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家里的小宝宝无时无刻在模仿呢!

    在10——18个月时,我们可以看到婴儿“情感客体的选择”。永久客体形成在九月,这有个变化,自我和别人的分化,别人成为情感的对象。

    问题的核心在于理解情感在发展水平上,为什么从自我中心到脱离自我中心,要理解这种脱离自我中心是怎样产生的?当儿童不把事情归结为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以永久客体和来自别人的外部关系作为情感。当婴儿对难过的妈妈产生同情而表示安慰时,开始的时候常常是按自己被安慰的方式来进行。1岁的孩子看到妈妈在哭泣,他有可能将自己的玩具递给妈妈以示安慰。

    当然,认识发展和人与人相互作用有着各种相关情况。婴儿在小的时候与母亲的情感有着重要关系。有实验表明,子女因为缺少母乳喂养,没有感受到父母充足的搂抱、亲吻和抚摩,造成子女情感饥渴。等子女长大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如何努力弥补,似乎都于事无补,有些孩子在日后寻找伴侣过程中会在无形中找某种情感寄托。

    特殊情况的孩子,如果母亲不在身边,其他养育者在婴儿时期给予足够的抚摸刺激,为婴儿提供丰富的情感,婴儿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应该有一些弥补作用。

    婴儿在最初的一年半里,养育者会抚摸亲吻拥抱婴儿,尽可能照顾好小小的人儿,在这过程中,懂得一些育儿理论,我们为人父母会避免走弯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心理学》第四次研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z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