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第一等事?”
老师:“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第一等事应是做圣贤。”
老师:“哈哈,孩子你这第一等事可是太高了,哈哈!”
......
父亲:“听说你要做圣贤,你用吹牛皮的功夫好好学习该多好!”
“圣贤怎就做不得,您和老师都这样取笑我!”
父亲:“你懂什么叫圣贤?”
“圣贤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父亲:“这话虽然背的很扎实,但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呓语,你怎就当真了?”
“孔子就是这样的圣人。”
父亲:“那是千年才出的一位圣人!你怎么能比?”
“大家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
......
1472年九月三十,他诞生在了浙江余姚。
1483年,他口出狂言“立志为圣”,那一年才11岁。

立德
“要成为圣贤”中的“圣贤”是梦想,而“要成为”就是要付出的行动——立心,太空了、立命,太大了、继绝学,太远了。
只有开太平,有经略四方的军事才能就行了。
就这样,他不顾世俗的冷嘲,把十二分的精力专注在兵略上。
但是,经略四方的平台在哪里?
随之,他敬拜理学家娄亮,又把那十二分的精力挪了格“竹”致知上,直格到竹子说话,就差昏厥过去。
“你们就没有道理,我怎么格?”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他独辟蹊径,去佛家、道家寻找成圣的密码......
后来,他在无趣的仕途中看够了潜规则,为了百姓的安宁,不惜代价良言进谏,落得了个锦衣卫狱。
厄运才刚刚结束,又被贬到荒蛮的原始之地——贵州龙场。
已经受了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他,心已空前的坦然——释厄路。
1508年一个春天的夜晚,心学诞生在电光火石间。
他突然在梦中惊醒,像着了魔一样喊叫起来。
“是了!是了!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求取,完全满足。
从前枝枝节节地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误。
实际上,‘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
心外无物,‘为善去恶’就是‘格物’,‘格物’而后‘致知’,‘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充足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了极点,就是‘仁’了。
在常人,有很多私意的障碍,所以要’致知格物’一段功夫去胜私复理,到心的’良知’没有障碍,能够充塞流行便是‘致知’。
‘致知’就‘诚意’了,把心这样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国’、‘平天下’!”
在龙场寂静的夜空中,迸射出一道耀光,是他的“良知“,光芒万丈。

立功
文人用兵之最,他,可谓神人。
南赣多年的山匪叛乱,让百姓们生灵涂炭。
朝政耗时耗军都徒劳无益,让多省官员退避三舍。
而他,带着耀眼的“良知”为生民请命。
以迅雷之速,用最低的人、物资源,彻底平定南赣的山贼、巨匪,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又次,他为了江山社稷的安定。
汇集各地“义兵”,制心一处,运筹帷幄。
用四十多天,决胜了宁王二十年精心创造的“帝国”与锐兵。
最终守护了百姓,为明朝建下不世奇功;
已经病痛难忍的他,牺牲了小我,只为每一个百姓能生活太平。
这次,他不费一兵一卒,只是让人“光复良知”,奇迹般地平定思田。
并顺便以雷霆之势横扫八寨、断藤峡多年的盗贼。
在这样断崖险境中,与庞大的匪团作战,用低到不可思议的成本获胜,只能说是“神仙”下凡了。
对于这些光辉荣耀,他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立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过度地去追寻外在的声色货利,你的真心就会被这些物质欲望所占据,而遮蔽了良知。
而且一但“物欲”出现异常情况时,你就会心虚、恐惧,像个被控制的牵线木偶。
你之所以没有选择恐惧与自由的权利,是因为你不能致良知的缘故。
虽然你有善恶是非之心,却总是知而不行。
这就是,遇到“考验良知”的事情后,常被私欲牵着走。
久之,就会被这种惯性所驱使。
而致良知,就要从细微处开始,一念发动便是行了,所以务必保持美好的念头。
因为,你对生活中各种经历的反应,决定了你今后的命运。
而你的第一反应就来自于思想。
它表达了所有需要的元素,是强有力的创造者。
积极的反应能创造出更多积极的结果。
消极的反应创造更多消极的结果。
只要你冷静且淡然地对待不利境况,而不是产生情感波动。
那么无论是对你的梦想、生活将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急中生慧也不是飞来的,而是每刻光复良知的功夫。
无论是第一次在龙场讲学,还是为百姓们平定祸乱。
从开始到未来,他的精力都是在学问上,为了让每个人光复良知成为圣人。

这位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
这位圣贤忠实的拥趸者——曾国藩、左宗棠、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
而我们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援助。
然后带着良知“事上练”,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你的真心就是圣人,所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idol 2019-10-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