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里揣了一个礼拜村上春树的《1973年的弹子球》,结果一共没看完6页。
我承认必须得接受每一个作家都有生长期,这个生长期里最难看的书往往就是第二本,可实在没办法虐待自己再看下去。
又翻了几页老爸刚看完的《蒙面之城》, 他说写得还行,就是结局让人心里不得劲。
不是自己事儿多,是对中国小说一直不感冒。鲁迅他老人家不也说过:“看小说还是看外国的吧。”
所以看了三五页就搁那了。
有天睡不着,三点多起来蹲马桶上翻旧书,又在手机上翻京东。看到一本有趣的书名——《如何成为一个怪物》,作者冯唐。
手一滑下了单。京东给力,第二天下午书就到了。
之后的几天里,几乎利用所有的细碎时间读了一百多页。直读得鸡皮疙瘩一波又一波,头顶响雷一个接一个,任督二脉一通再通。
王先生看我捧着书闷头笑,说:“ 这可是看到本好书啊!“
以前在喜马拉雅听过冯唐的《万物生长》和《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印象里觉得这是个荷尔蒙膨胀到无处释放满脑子只想着如何交配的家伙,没啥好感。
先说说听书软件。
有段时间我在开车的时候听书、走路的时候听书、画图的时候听书。效率很高,一两天就听完一本书,那时候也以为自己算是“读”过这本书了。
可后来发现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儿, 用耳朵听书与用眼睛看书相比,局限性太大了。
第一,听书的时候你手里还在干着像开车、画图这类别的事,肯定没有手里只捧着书本那么专注。
第二,听到的东西都是一过性的。没办法像手捧书本读到精彩的部分可以停下来思考,反复品味,画画线做做笔记。
第三,你“听到”的,往往是你敏感的部分,而不是作者想表达的部分,比如听冯唐,就只关注他的荷尔蒙了。
第四,听书有投机取巧避重就轻之嫌疑。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所以,后来就把喜马拉雅、荔枝这类听书软件都删了。
说回冯唐。
有一次坐火车,在给女儿买的书里读到一篇柴静写冯唐的文章——《火炭上的一滴糖》,那本书叫《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文章写得好,通篇阴风阵阵鬼火缭绕金光四溅,很少见柴静这么运笔,足见她对冯唐极其感冒。
《如何》还只看到三分之一,不好写读后感,但又读得心如刀绞,胸中肿胀,实在想写点儿啥。
把散文写得这么荤黄腥痞,把黄段子写得这么正经深刻的,以我目前的阅读经历,只遇到冯唐。
他的阅读是童子功,他的码字也是童子功。
他说:写字是用来言志的,不是用来糊口的。他说:码字的要让自己的神智永远被困扰,心灵永远受煎熬。他说:如果你要说的东西没有脑浆浸泡、没有心血淋漓,花花世界,昼短夜长,你还是爱干嘛干嘛去吧!他说:心里一撮小火,身体离地半尺,不做蝼蚁,不做神,做个写字的人。
我听得见心里“哐哐哐”的巨大回响。
我想说:你得读读冯唐。
写点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