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张学良接受媒体采访时,面对记者问的问题:“少帅,您是怎样带兵的呢?”这个问题其实是有潜台词的。作为东北军的少帅,带兵起点绝非一般人可比。张学良十九岁做团长,如此年龄如何带兵,确实是一个引人好奇的问题。谁知,张学良的回答,干脆利落,仅仅三个字:“同甘苦。”
同甘苦就把一整团,千把人的队伍人心凝聚起来。看来,“同甘苦”真是一个人增强领导力的不二法则。
两千年前的孟子在《孟子》中就提到过一个观点:“不患贫而患不均。”在群体社会里,生活于其中的个体,对于不公平的重视程度是高于自身待遇高低的。由此,我想起我们的工作分配。在一个单位中,如果每个人都忙忙碌碌,或者清闲无事,彼此之间一定是相安无事。反之,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则一定会产生矛盾。在此基础上,闲人如果获利更多,那么,矛盾将是更大,工作氛围将会更差。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闲人特指无所事事、遇事拈轻怕重的一类人,而非身怀绝技轻易不露、关键时刻一招定乾坤的奇才。
曾子说,每个人每天都要三次反省自己,是否某些地方做的不周到、有失误。那么,根据曾子倡导反省的人生修炼方法,任何人是否都有必要就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以“同甘苦”为标准,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呢?
例如,我是否就我应该负担的工作转交他人?我是否对上级领导交代的工作止步于上传下达,不做思考呢?我是否没有对于工作全力以赴?像这样的问题,可以多追问几个。如果我们发现周围的人辛苦异常、疲惫不堪,而自己竟然无所事事,是否心理有一丝不安?
同甘苦才能共患难。反观党在革命时期,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之所以屡胜强敌,最终战胜内在敌人建立新中国,一个法宝就是官兵平等。加之,在艰难面前,党员的带头作用。冲锋时候,党员带头,敢死队党员带头报名。同样,当年,有为青年向往延安,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延安到处洋溢着平等的气息。上至最高领导人,下到普通一兵,都毫无特殊的参加到开荒种地,纺布织衣的大生产运动当中去。正因如此,党才能在那样艰辛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旺盛斗志。
由此,我又一次想起现在正在开展的在线教学工作。毫无疑问,一线代课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远远高于平日。学生自制力不强,家长忙于工作无法和教师有效配合监控,导致诸多教学困难,例如学生作业提交不及时,甚至不交,连番催促,教师身心俱疲。如此情况下,如何尽可能缓解教师压力、排解焦虑情绪呢?我想,让每一位老师看到单位的每一个人都是忙碌的,或许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反省最近两个月的工作,感触最深的就是张少帅说的这三个字,:同甘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