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分析和它的时代(二)

精神分析和它的时代(二)

作者: 邱梅_qiumei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3:17 被阅读38次

    **  薄荷阅读《心理学百科》笔记整理

    >>  The era of 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和它的时代(二)

    介绍格式塔疗法、社会政治心理学:

    **  ①格式塔疗法

    德国心理学家Fritz Perls和妻子 Laura Perls、美国作家Paul Goodman一同开创了Gestalt therapy(格式塔疗法*)。

    Fritz Perls:也称Friedrich/Frederick Salomon Perls,弗雷德里克·皮尔斯,1893-1970,犹太人,在二战中逃离德国到南非,最终移民美国

    **  Gestalt therapy 格式塔疗法

    **  格式塔疗法格式塔疗法理论源自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的含义即“完形”,强调人的完整性和整体知觉。

    **  又称完形治疗法,是自己对自己疾病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自我治疗方法。

    **  其基本前提是:如果人要达到成熟,就必须寻找在本身的生活方式中,自己所应负起的责任。

    **  ②社会政治心理学

    **  德裔美籍社会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存在主义分析治疗的开创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启发,分别开创了社会政治心理学。

    **  existential philosophy 存在主义哲学

    **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它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的体验。

    **  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存在主义超出了单纯的哲学范围,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  存在主义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Jean Paul Sartre(让·保罗·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

    **  Socio-political psychology 社会政治心理学

    **  一般认为是political psychology,政治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尝试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政治,政治家和政治行为。

    **  政治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双向的(bi-directional),即心理学被用作理解政治的手段(lens),政治被用作理解心理学的手段。 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政治心理学借鉴了广泛的其他学科,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哲学、媒体、新闻学和历史学。

    **  政治和心理学两门学科互为观测对方的透镜(Lens),

    前文的Lens理解为手段是一种比喻的手法

    >>  1941 Erich Fromm socio-political psychology “The Fear of Freedom”

    **  埃利希·弗洛姆写出了社会政治心理学的奠基性作品《逃避自由》(在北美地区,这本书名为Escape from freedom)。

    >>  1946 Viktor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  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出来之后,维克多·法兰克写出了《人类寻找的意义》

    **  这是一本描述了他在集中营生活的“编年史”,这段经历刺激他找寻各种“存在”的定义,即便是最残酷的那种。书中解释了定义“痛苦的意义”的必要性。神奇的是,他这种对生活意义的找寻使他成为了存在主义治疗法的关键人物。他也成为了后来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灵感的重要来源。

    **  那么存在主义是如何启发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的呢?

    **  举个例子:焦虑在存在主义中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心理治疗中的热门话题。

    **  治疗师经常使用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对焦虑的解释。他们告诉病人,焦虑是完全由个人决定的,人们自己要对这些决定的结果负完全责任。使用存在主义方法的心理治疗师认为,病人可以利用他的焦虑,甚至可以建设性地使用它。建议患者不要抑制焦虑,而应该用它作为改变的理由。

    **  通过把焦虑视为不可避免的一件事,人们可以激发自己在生活中的全部潜能。

    >> 1967 Rollo May existential psychology

    “Existence”

    **  “存在心理之父”罗洛·梅的书《存在》出版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兴起兴起。

    >> 【3】Late 1950s

    Most importantly, a group of psychologists keen to explore a more humanistic approach held a series of meetings in the USA in the late 1950s, setting out a framework for an association known as “the third force”, which was dedicated( to exploring themes such as self-actualization, creativity, and personal freedom.

    **  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群热衷于寻找人本主义的治疗方法的学者于美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构建了一个新的协会”第三势力”,这个协会定义了很多新的概念,例如自我实现、创造力以及个人自由。

    >>  Its founders – including Abraham Maslow, Carl Rogers, and Rollo May –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as much as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  “第三势力”的建立者们包括亚伯拉罕·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强调心理健康和治疗心理混乱同样重要。

    >> 1942 Karl Rodgers Humanist Psychology

    **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疗法创始人之一卡尔·罗杰斯开创了新的治疗方法: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后改称,强调以人为本。他后来在自己的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理论。

    >>  1954,Abraham 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self-actualization

    **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在他的书《动机与人格》定义了“自我实现”等概念,并以“需求层次论”而闻名于世的。

    **  The Hierarchy of Needs需求层次论

    >> 1955 Melanie Klein “Envy and Gratitude”death instinct & life instinct

    **  奥地利裔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茵在《羡慕与感激》发表了一篇具有争议性的论文,宣称人们生来就有一种叫做 “死的本能”,与之相对的还有“生的本能”。

    >>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psychoanalysis in its various forms remained the main alternative to behaviourism, and it faced no serious challenges until after World War II.

    **  经过了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各种形式的psychoanalysis逐渐替代behaviourism成为流行的理论,一直到二战结束之前都没有遇到其他理论的强烈挑战。

    **  3. Different Voice 百家争鸣

    **  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反对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以下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

    **  【1】Anti-Psychiatry 反精神医学

    **  正如弗洛伊德一样,苏格兰心理学家罗纳德·戴维·莱因质疑精神病学的基本观点,拒绝将精神疾病认作是一种生理现象;并强调社会,文化和家庭对个人经历的影响。 尽管他从未否认精神疾病的严峻现实,但他的观点与公认的精神病学医学基础和临床治疗形成了鲜明对比。

    >> 1959 Laing The Divided Self schizophrenic experience

    **  莱因尝试在自己的书《分裂的自我》中描述精神分裂症的构成。

    **  【2】Cognitive Psychotherapy 认知心理学

    >> Perhaps the most significant threat to psychoanalysis at this time came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which criticized psychoanalysis for its lack of objective evidence – either for its theories or its efficacy as treatment.Cognitive psychologists dismissed psychoanalysis as unscientific and its theories as unprovable.In contrast, cognitive psychology provided scientifically proven theories and, later, clinically effective therapeutic practices.

    **  也许当时最具挑战性的就是认知心理学了,它的推崇者们质疑分析心理学不够科学、缺乏客观根据: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没有办法得到验证;而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分析心理学缺少客观证据来证明它是确实有效的。作为对比,认知心理学就有科学验证的理论和后来的临床治疗效果。

    >>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of Freudian analysis – repressed memory – was questioned by Paul Watzlawick, and the validity of all forms of memory was shown to be unstable by Elizabeth Loftus.

    **  例如奥地利裔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理疗师保罗·瓦兹拉威克,质疑弗洛伊德理论中“受抑制的记忆”,并且根据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的实验数据,各种类型的记忆都是不稳定的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讲到,弗洛伊德所说的受抑制的记忆有可能不是真实的记忆,而是人们“无意中加工过的”,所以说记忆的不稳定性会成为反驳“受抑制记忆”存在的根据。

    **  repressed memory 受抑制的记忆

    **  受抑制的记忆通常是那种被人们自己的意识所屏蔽的记忆。很多受抑制的记忆和受伤、战乱、车祸、童年的所遭受的虐待有关。

    **  这种记忆并没有被完全忘记,而是有可能在很多年后由于某件事的触发,人们又会重新想起来。

    >>  How to unlock the repressed memory

    **  弗洛伊德的在童年成长和个人病史的研究启发了20世纪末心理学家们把注意力放到家庭环境和社会压力上。

    >>  1961,Cognitive psychology instead offered evidence-based psychotherapies such as Albert Ellis’s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ur Therapy (REBT) and Aaron Beck’s cognitive therapy.

    **  美国心理学家阿伯特·埃利斯在他的书《理性生活指南》中描述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

    >>  1964 Virginia Satir / Mother of the family system therapyConjoint Family Therapy

    **  美国理疗师、作家维琴尼亚·萨提亚, 被誉为家庭系统疗法之母,她最著名的书是《联合家族治疗》。

    >>  Though Freud's original ideas have often been questioned over the years, the evolution from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to cognitive therapy and 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has led to huge improvements in mental health treatments, and has provided a model for the unconscious, our drives, and behaviour.

    **  尽管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论常年来饱受质疑,但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演变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使得精神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为我们的“无意识”、“驱动力”和“行为”等概念提供了理论模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和它的时代(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da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