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青岛中考成绩放榜日。
巧的是,9日下午某县级市高中一老师和我通电话。目的很直接,就是希望借助一切可能的力量助推明年的高考。简单了解一下当地的中考政策,确实让我耳目一新,或许青岛可以借鉴。
该市一共有三所普通高中,中考时只有一条普高线,线下学生读职高,线上学生电脑派位到三所高中。这样的中考政策,优势很明显。学校、家长只要盯着普高线就够了。不像青岛,每一所高中都有一条线,容易造成每分必争,最后出现头部高中令人咋舌的分数线。也容易导致孩子初中阶段就耗竭,影响高中阶段的持续学习力。最让老百姓腹诽的是,如此高的分数线,却在高考时,高分段学生不见得好于郊区市。三所高中电脑排位,类似随机分组,就容易带来竞争意识,你追我赶。而过度分层,普高底层学校,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长此以往,甚至出现躺平现象。
一个普通教师联系我,可见学校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人人参与其中。我才知道,另外一个政策挺有意思的。那就是,全市每年拿出200个自招名额(数字记忆不真切,政策名字也模糊)。不是均分到各所学校,而是采取轮换制,风水轮流转。比方说,第一年给A校,第二年给B校,第三年给C校,轮流坐庄。据说今年高考成绩,自招班出了2个清北。明年有自招班的学校就立马瞪起眼睛来,力争明年高考成绩不能低于今年高考成绩。
你可能会说,三所高中,如果师资力量不均衡怎么办?尤其是改革前,有强有弱怎么办?改革者早就想到了,中考新政之前,三所高中的师资打乱,由教体局均分到三所高中。也就是,从校长、师资、生源尽可能做到均衡,剩下的就是各尽所能、各显神通了。
耳闻这样的政策,我确实被惊到了!
不过,青岛一个主城区达到几百万的城市,与县级市不可同日而语。倘若借鉴他们的做法,保守一点的做法倒是可以将目前的高中分成三组,每组一条分数线。比方说,普高线上,一类高中一条线,二类高中一条线,三类高中一条线(也是普高线)。每一类高中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为了激活不同类高中的竞争意识,不同类高中可以动态调整。比方说,二类高中第一名如果高考成绩好。可以跃升到一类高中。同理,如果一类高中最后一名,高考成绩不理想,也可以调整到二类高中。就像五星级酒店可以降星一样。
最后祝家有考生的读者今天得偿所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63144/574df19a62c1c2b8.jpg)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