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普通读者
微信号|beyond-reading
据说,喝红酒前有很多讲究,要注意酒温,还得让红酒在空气中醒一会儿。
我读过一篇文章,说红酒的运输不能太晃,否则酒会“晕”,味道就会发酸。金庸的《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喝丹青生藏的葡萄酒,从吐鲁番远地运来的三蒸三酿的美酒,为去除摇晃产生的酸味,还要就近再一蒸一酿,真是费心。
入口喝起来也有很多门道,有貌似高人的,说喝红酒要看酒在酒杯挂壁的样子,要看酒的颜色,有年份的红酒酒的边缘呈棕色。
火过好久的《失恋33天》里,张嘉译饰演的老板请女部下吃饭,说桌上的酒能喝出巧克力味道来。听说过厉害的,一口就能喝出杯中酒的年份;有更厉害兼矫情的,据说还能喝出酿酒者的心情。故事传到最后,矫情尽了,就接近扯淡。
但,这样喝,最多就是嘴里的酒味。你就算能从酒中喝出一百年的年份来,离开口腔,那些年份也就化作微妙的心情消散,时间戛然而止,不再悠长。
其实,喝酒吃饭,更多的时候,心情和气氛比酒菜更重要。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喝酒才是最重要的。喝酒变成品人,酒只是引子。你可能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同坐一桌,却感觉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一杯酒面前,最迷人的还是那种比所有人都更充满好奇心的人,他们把世界看成一个有趣的谜题,所有的生活都是冲着这种好奇心和未知的答案去的,我喜欢看见这种人,有时候,看不到,想想他们都愉快。
比如陈寅恪先生。
提到陈寅恪先生,都得重复这样几个头衔:中国近三百年来学问第一之人(傅斯年),中国最博学的人(白鸟库吉),教授的教授(郑天挺)。他游学欧美十数年,没拿过一个学位,掌握了十几种语言。博士学位对他来说,好不困难,他只是嫌要拿学位,两三年内必然被一个具体的专题束缚,无暇学习其他的知识。
最近温习曹聚仁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里面就有个关于陈寅恪先生喝酒的故事。
陈寅恪先生回国任教,为推荐他进清华国学院,梁启超自贬身份,说自己著作等身,不如陈三百字的文章有价值。及至陈寅恪先生执掌教席,却发现够资格去听课的学生太少,够格坐进他教室的,也就朱自清、吴宓、钢和泰等人。季羡林旁听过陈先生的课,影响了他一生治学的方向。
随这样的大学者治学,课堂上自然句句精金美玉,但更有价值的东西还是在课余。坐在老师家里,谈笑咳唾间,满地的学问,有人说,真正的学问,不在教室,在先生家的沙发上,就是这个意思。
学生课余至先生家中求教请益,闲暇的拜访,都随身带纸笔,谈笑间的珠玉,都能捡到纸上。
有一次,陈先生请学生喝葡萄酒,学生问葡萄酒的来历渊源。有杯酒助兴,先生便娓娓道来,把葡萄原产何处,原名什么,葡萄酒最早出现在何处,名称是什么,何时又传到何处,又变成何名,据此一一道来。兴起,又从不同地方称呼葡萄酒的名称入手,以各国文字演变之痕迹入手,分析葡萄酒在世界各地流传的路径。
这样场合的红酒,不用名贵到19世纪。美酒由人而在,伺候在陈寅恪先生身边,偶有酒兴,何用窖藏百年的名酒。在先生的嘴里,一口酒啜罢,历史就延伸到公元前7000年去了。
文明积累日久,每个物什,都能透出历史的悠长与美感,细心体味其中的幽微,才是真正的文化清趣。
又记起了据说是陈之藩的那句著名的话:
许多许多时间,形成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传统,形成一点点文化。
这种文化的趣味,在陈寅恪这样的先生手里,又随他们逝去,我们读书少,生也晚,追慕不及,好在还有这样的故事能让人欣慰。读完这个故事之后,突然发现,身边的每一件物什,都值得尊重和探究,我们生活在历史的累积之中,一针一饭,都是文明的精华。
另,与陈寅恪先生相关的书很多,除先生的著述之外,有本传记,很惹眼,颇值得阅读,先行推荐出来,等到有空,可以一起分享心得。
作者:陆建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