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村上春树的这本书也算是很火了。我后知后觉,时至今日才读到它。昨天晚上读了四分之一,今天一早上从起床一气呵成读到结束。
我读这本书,就好像跑了一次八百米。最开始满是力气跃跃欲试,中途有一度坚持不下来,甚至昏昏欲睡,过了三分之二,兴致和力量又回来了,算是意犹未尽地看完了最后一页。
通篇语言清新淡雅,娓娓道来。不激烈不紧张,但是也不缺乏张力。感谢译者,这本书的翻译腔并不重,读起来也会被不经意出现的好句子撩动心弦。
02
通过这本书,第一次了解到了“职业小说家”这个职业。就好像村上说的,他基本赞同“写小说是不健康的营生这一主张”,“因为作家打算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藏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东西便不容分说的渗出来,浮现于表面上。”所以很多艺术家(包括作家)才会有不少人从实际生活的层面开始颓废,抑或裹着反社会的外衣。“ 现在看来,我之前不理解的艺术家们的抽烟,喝酒,酗酒,吸毒哪怕自残,都是可以理解的了。当然,理解并不代表赞同。
03
按照村上君的说法,截止到2006年,他已经参加了25次全程马拉松。光就这个数字而言,足以让人心生敬佩。就如他所说,不管是后来的铁人三项,还是一直坚持的全程马拉松,都是一场场突破自己的营生。也正如他所说,不论是长跑的训练,还是铁人三项的训练,都需要默默付出而且效率极低。就好像”往底上漏了个小孔的旧锅子里倒水“般,毕竟人都是有无法突破的极限,还有数都数不完的缺点和缺陷。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为之努力,因为只要努力过,就会留下痕迹。我喜欢这他说的这两句话
”不管有无效能,是否好看,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肉眼无法看见,用心灵可以感受到的“;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通过效率甚低的营生方才获得。即便这是虚妄的行为,也绝不是愚蠢的行为。“
坚持吧,努力吧,终我们一生,坚持一件事情,哪怕这件事情效率极低,哪怕永远无法突破我们自身的极限,但是这种坚持绝不会毫无意义。就好像村上春树想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04
村上春树描写讲述他训练铁人三项中的骑自行车,提到了布莱恩 亚当斯的《至死都是十八岁》。他也提到,”人要在有生之年过的完美“,要目的明确,生气勃勃。我想正因如此,他才可以放弃如日中天的餐厅生意,在还没有看到明确未来的时候选择成为职业小说家。所以说啊,但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有破釜沉舟的决心,目不斜视的专注和至死方休的毅力。
超越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才是人生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是怀着一颗“至死都要十八岁”的心,用十八岁那年的心跳和激情,或许是可以做到的。
05
我还很喜欢他面对老去的态度。
他说,”自打时间这东西产生以来,它片刻不曾休息过,一直在前行。躲过了夭折一劫的人,被赋予实实在在老去这弥足珍贵的权利。“
人都在公平的增加岁数,也都在走下坡路,总要洞察到自身的局限性,同时尽力保持自己的能力与活力。年华老去的好处,是我们更好的认清自我,是我们可以珍惜现在所有的。
懂得随着岁月增长,我们依旧有可以思考的东西,就该是感恩戴德了。
06
读完了这本书,我想我也该是时候反省自己,更坚定的抛弃掉该抛弃的,拾起该拾起的。学会给人生做一次减法,既然找到了想要坚持的东西,就放弃其他的,在这条路上走到底。才华诚然重要,坚持和毅力更重要。但这基于一个基础,就是你在做一件想做的,爱做的事情。
另外,人要远离舒适区,挑战一下自己。每次马拉松都是一次自我挑战,那我就把现在写的每篇文章当作一次自我挑战。要好一点,再好一点。不论是从文章内容,立意还是编辑和校对上。要求自己60分的人,永远考不到100分。
跑步没什么难度,只要一双合适的鞋,就可以出发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坚持了。写作也是,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坚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