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坐高铁返深 ,早上10:45的车,8点就从家出发,等地铁就花了半小时,路上一直庆幸走得早。
我一直有个坏习惯,没什么时间观念。每年回家坐车都是卡着点从家出发,有几次差点误了车。
有次特别悬,当时也是从家返深,算的时间是能提前半小时到高铁站,谁知道路上堵车,到了高铁站还有5分钟就要发车了。
赶紧一路小跑,坐到座位的那一刻心还在突突跳。
这次到了高铁站还有45分钟发车,候车厅一反往常热闹景象,一排凳子上稀稀落落坐着旅客,每个人都戴着口罩,看不出任何表情。
月台上每个车厢前排队的人也只有三五个,入座后每个人相互间都隔着一个空位以保持安全距离。
车厢里静悄悄的,除了列车员来回走动,所有人都安静地坐在位子上。
午饭时间吃饭的人也少了,平时这个点弥漫在车厢中的泡面香气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心照不宣的沉默和小心翼翼。
02,
每次远行坐车时都会很紧张,不是上台演讲那种紧张,又比日常生活多了一丝警惕,整个人都处于很紧绷的状态。
收拾行李,过安检,甚至到落座之后,紧张感依然蔓延全身。
所以我一般在高铁上很难集中精力去思考的。
好吧,这应该还算一个比较好没有写文章的借口,哈哈。
看了一路《鼠疫》,只看了一半,对朗贝尔这个角色很感兴趣。
《鼠疫》大概讲述了由于老鼠争相出洞离奇死亡,之后慢慢的开始也有人类死亡,而且都是同样的症状,高烧,淋巴结肿大。
医生们推断可能是发生鼠疫,于是全城封锁,任何人不得出入。
鼠疫曾数次肆虐欧洲,14世纪时,因鼠疫死亡的人口大约有2500万人,占整个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之后的几百年间,仍有无数人死于鼠疫。
被封锁的城中三类人代表,一类是处于惶恐不安中的普通民众,一类是以里厄为代表的医生和志愿者团队,还有一类则是发苦难财的人。
而朗贝尔又是独立于这三类人之外的一个人。
他是个记者,因为采访而来到这里,结果却被困于此。就像他自己所说,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是个局外人。
所以他千方百计想要出城找他的妻子。但是当机会就在眼前时,他却放弃了
我觉得这个人物很真实。他并不是一下子转变的。
一开始,他一心想要出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后来当他得知里厄医生的妻子也在城外后,决定加入志愿团队,但是出城的心还是很强烈。
接着,又过了几个星期后终于等到了出城的机会,最后时刻他却放弃了。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也是这场疫情中的一员,没有人能被排除在外。
看这部小说就好像看到了这次疫情的前世,尽管离出版已经有70多年的时间,灾难面前人类的表现都是惊人的相似。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性依然是共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