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抗战时代,踏过峥嵘岁月,这一代老人从来就没有舒适过。一个国家真正的兴盛,在于年轻一代对老者的态度。
作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基本是这个时代在那个农村经历最丰富的年轻人,亲眼看着每个人从小到大,从年轻变老,从穷变富,也正因为有钱了,人心也渐渐变质,不再是以前的赤子之心。三十年来,自己从来没有离外公外婆很远,基本都围绕在二老身边,所以也看尽现实、虚伪与冷暖,印象中年轻时的二老并没有享多少福,家里小孩生病他们永远跑在最前面,农村的老人基本都在带孙辈中度过最好的年龄,但像二老这样疼爱孙辈的着实让很多人到现在都为之唏嘘。
这几天,就像走入梦境还未反应过来,很多小时候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的画面不断涌现。小学时的一个晚上,外婆说: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做坏事,一定要做好事,我说那我要每天做一件,她回答:只要不做坏事,那就是做好事。这么一句话对一个小孩影响很深远,那个对话画面至今没有一丝的模糊。从懂事开始,外公外婆在我脑海里的形象就是对这个家庭和所有的孩子都浑身带着感情,毫无掩饰地从嘴边、眼底表露无疑。
小时候对外公外婆的爱更多的是抽象的,只知道作为晚辈要孝顺父母,孝敬老人,长大后这种爱变得更加具体。十几年来极力珍惜与外公外婆每一刻珍贵时光,陪他们过了这十来年的每个生日,感叹时间荏苒,但留下了每一帧珍贵的影像。世界这么精彩,也应属于老一辈的他们,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充满自私自利和爱嚼舌根的农村,2010年,劝服了外公外婆,成功带上二老逛了趟上海,感受与农村不一样的世界,活了一辈子,终于体验了动车、地铁、以及现代化的样子,反而是我很满足。



回想十几年来的亲力亲为,虽坎坷,但很舒心。特别是外婆几十年身体孱弱多病,为了给老人治病,几乎把福州大医院走了个遍,十几年如一日,也可能因此使一些人甚不如意,竭力捏词造句,这样做可能会蛊惑一些人,使自己得到快乐,但更会扭曲年轻一代的三观,高楼平地起,是非曲折随它去吧,看到二老的笑容时足以感到欣慰。也正因为外婆的身体虚弱,在面对如潮水般及超常人认知的推责、污蔑、扭曲时根本无力辩解,只能默默承受,长久的委屈让她变得坚韧,脸上已经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可是对于一位母亲来说,不管如何受委屈,下一秒依然是新的一秒,多么无奈的现状。记得好几次外婆可能听说谁谁谁回来了,本来很虚弱的身体马上精神奕奕,追着问什么时候回来的,什么时候会来看我,但我实在不想回答,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可能在老人心里有着最淳朴和传统的认知,但谁又会醒悟,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这几年一到放假只要有空,就必定回老家见二老,不会有太多的借口,因为陪外公聊聊工作、跟外婆谈谈小孩、说说新闻、讲解电视剧都是很开心很温馨的事情。其实作为年轻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我庆幸在结婚时我们力排众议坚持让二老参加了我的婚礼,外公外婆作为座上最重要的人,这个坚持让我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因此遗憾,其实只要家人站背后,就不会有人看不起老人。
外公外婆时常嘱咐我孝顺母亲,其实孝道是源于心底的那份良知,我又何需嘱咐。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子女一生,三年多以来,小屁孩只要看到我们给外婆捶背、喂水果、搀扶,他都默默得模仿做同样的事,只是一个奶小子,但就懂得人孝,让我感到震惊的同时非常暖心。孝之人才可谓善,心有多宽,人性有多光辉,将来的路就有多远。
外公去世的这三年多外婆经历了太多不该在这个年龄承受的苦,其实本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比很多老人都过得如意,可惜事不从人愿。这一代老人已经没剩多少,他们依然生活在盼着天亮等着天黑的日子,各位请善待吧,时光很公平,每个人都有年老的一天。老了的时候,回首过去,终究是一场梦,还是回到了最初梦开始的地方。怀胎十月,母亲从不会问:我生了孩子你会给我什么?也不会问将来孩子会对我怎样?她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孩子要好好的。儿养父母一辈子,没有人会讲价,也没有人会予取予求。我始终相信只有平日的爱才是真,身后的喧嚣只是为生人填补欲望。
外公外婆相濡以沫几十年,不管是为人还是互相扶持绝对是典范。荆棘浮沉百年,他们看尽世间美与丑,想起这几年那种经常无能为力的感觉,我很是无奈,这三年多外婆的经历已经最真实地一帧一帧烙在我心底,但在每一个角色中都有代表性的人物爱着您们,爱您们的人已经是不顾一切尽了最大努力,倾自己所能,在将来人生道路上不会有过多的遗憾。
其实对外婆最好的人是外公,他有时对外婆的指责甚至总是带着笑容,现在二老终于又可以走在一起,互相照顾。虽有万般不舍,但在现环境下对于外婆来说更是一种解脱,不再受斥、不再有病痛,回到了最初开始的地方。

最后,感谢这些年关心、协助过外公外婆的同事朋友。润物无声,在“后外公外婆时代”,把他们放在心中,用另一种方式来爱他们,且定当遵从嘱咐。再望去,一切平静得像秋夜的江水,人生如戏,此生再无其它,只留恩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