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扇河:
我相信安静写诗的人,语言和思想都是极美的。像我自己,描描写写这么多年过去了,杂念太多,总是在外部止步彷徨。我知道自己患了何种的“病”,但预言自己可能已逃离不了这张自己编织的“网”。
讲到这些,还是根看了这首诗的一些体会有关。
语言的组织是一首诗带给读者最直观的体验。语言美,则诗歌就有了一半的美。至于另一半,个人见解不同。我窃以为当归于思想之美(可以是欢乐或伤悲的,也可以是光明或黑暗的,无论美丑,出自个人,无可厚非,毕竟是在人间,而不是在人)。
我理解的思想之美,一在于内心对外界接触的敏感反应,一在于从自身出发对其他的自发赞美或者执着。
敏感反应回过头还是通过语言来观摩。这首诗是在一种悲伤中发泄和表达诗人自己内心的执着。
面对抵达不了的“目的地”,虽然自己的“马匹”(一种支撑或者动力、希望)已死,但“我”还相信“抵达的真切”。
不得不说绝望中隐藏着难能可贵,这传达给我们的是绝不放弃的思想之美。颇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决然和态度。
换如我,在多年生活打磨下,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棱角,凡事已不再如此过多“执迷和不甘”,撤退成了必不可少的药物治疗,飞蛾扑火已经成了这一生的传说。
不论这种思想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切,还是“痛苦中刻意露出的笑容”,已经不紧要,有关的是看一个陌生人笔下流淌的望而不得的美好,眼中走出一道风景,心中泛起一道涟漪,已经很满足。
情感充沛,抒发很煽情的一首诗,推荐给大家阅读。
千里万里心里梦里:
我相信一个安静读诗的人,他的灵魂一定有极致的美好,内心纯洁澄明,与诗句里的文字呼应共鸣,这也许是这世上最美的幸福!
阅读者与诗的相遇是幸运的,那些被你阅读的诗也是幸运的!
作为诗人,让我们一同感恩文字和诗歌,感恩我们亲切的母语。
谨以诗人和诗歌之名,向您、向每一位读者致意!
附:《最终的陈诉》
寻那山间崎岖的石径
我相信抵达
尽管我的马匹
已累死在往事故道的黎明
请您和我一样
依然相信抵达所具有的真切
即便是羁旅上绝望的奔赴
经过
伤疤耀眼的疼痛
我也要在晕眩里向你弥漫出坦然
我必须
越过呆楞的时间
和你共赴不朽的虚无
甘愿深陷你美丽的阴谋
故乡和春天的消息迟迟不来
我在汉语的内部
遭遇芳草、流水和暖红
在一帧帧山峦的剪影里
决定
用赭石色的花朵取消比喻
只向你陈诉
我的每一声心跳里
你是如何成为
不息的跃动的火焰
散放光芒的温暖的火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