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开放对象的不同,我们将区块链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其中,公有链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联盟链对特定的组织团体开放;私有链对单独的个人或实体开放。
1.公有链
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是最早出现在人们视线范围的区块链,也是目前运用范围最广的区块链。它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任何人都能读取和发送交易,而且交易能够在区块链上得到有效的确认,任何人都可参与其中的共识过程。公有链的各个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是扁平的。
公有链的三大特点如下: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公有链可以保护用户权益免受程序开发者的影响。在公有链中程序的开发者没有权利干涉用户,所以用户权益更容易得到保护。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公有链开放性强。在公有链上,任何用户都可建立自己的应用,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网络效应。任何满足一定技术条件的人都可以访问,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台能够联网的计算机就能够满足访问的条件。
[if !supportLists]第三, [endif]数据公开透明。在公有链上的所有数据是默认公开的,在这里每个参与者都可以看到系统中所有的账户余额和交易活动,也就是所谓的公开透明的分布式“总账”系统。不过,区块链的匿名性让参与者能够隐藏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身份,从而找到了公开信息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一个平衡。
公有链的典型应用包括比特币、以太坊、超级账本、大多数“山寨币”等,区块链的起源也是由公有链开始的。
2.私有链
私有链(Private Blockchain)是对单独个人或组织开放的区块链系统,即系统由一个组织机构控制该系统的写入权限和读取权限。具体而言,系统内的各个节点写入权限将由组织来决定分配,而根据具体情况由组织决定对谁开放多少信息和数据。此外,查询交易的进度等都进行了限制,私有链仍具备多节点运行的通用架构。
私有链有以下几个特点: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交易速度非常快。一个私有链的交易速度可以比任何其他区块链都快,甚至接近了并不是一个区块链的常规数据库的速度。这是因为就算少量的节点也都具有很高的信任度,并不需要每个节点来验证一个交易。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更好的隐私保障。交易的参与者想要公开地获得区块链上的数据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其读取的数据的权限是受限制的。
[if !supportLists]第三, [endif]更好的节点联机。私有链中节点的链接是十分方便的,假如出现故障能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干预调整,并且可以使用共识算法来缩短交易时间。
[if !supportLists]第四, [endif]第四,交易成本更加便宜。对于私有链上运行的交易,其流程的确认并不需要所有网络节点的认可,只需要几个大家对其认可度高的高算力节点即可,这将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私有链的应用正处于尝试阶段,适用于特定机构的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Linux 基金会项目是典型的代表。事实上,目前关于私有链是否是区块链还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私有链并不是区块链,而是一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私有链注定是去中心化的。但也有人认为,私有链仍具备区块链的通用技术架构,只要能够确保价值安全且有效的转移,就属于区块链的范畴。金融机构目前对私有链的兴趣非常浓厚,其能解决许多金融企业的现存问题,如医疗保险可携行和责任法案(HIPAA)、反洗钱(AML)和客户情况(KYC)的随时反馈等。
3.联盟链.
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 是介于公有链与私有链之间的一种系统形态,它往往由多个中心控制。有专家指出,联盟链的本质是分布式托管记账系统,系统由组织指定的多个“权威”节点控制,这些节点之间根据共识机制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与运作。联盟链可视为“部分去中心化”,公众可以查阅和交易,但验证交易或发布智能合约需获得联盟许可。
联盟链的典型特点是,各个节点通常有对应的实体机构,只有得到联盟的批准才能加入或退出系统。各个利益相关的机构组织在区块链上展开紧密地合作,并共同维护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
成立于2015年9月的R3区块链联盟是最典型的联盟链,目前已经有数十家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入,成员遍及全球。这些成员包括纽约梅隆银行、花旗集团、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团、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多伦多道明银行、中国平安、瑞穗银行、北欧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巴黎银行、富国银行、荷兰国际集团、麦格理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关于区块链的分类,一部分学者从权限控制的角度又将其分为无需许可型区块链、限定许可型区块链以及可许可型区块链。无论哪种分类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如何才能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最大作用。因此尽管目前关于区块链的分类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是并不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