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梦回,想着工作生活种种难以入眠,下个月即将迎来我的小天使,来不及庆幸,因为随着季节转冬,我的职场生涯同时也来到了冬天。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这个冬天可以想象将是人生的一个转机,福祸难料,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路在何方。看着来时的路,久久不能平静。
2014年,我随着考研落榜,我第一个电话打给了之前说想去他那读研的周老师,然后就一门心思开始找工作。我是效率型选手,第一周电话面试,第二周笔试面试,第三周录用体检。还记得笔试的时候看着这个在崇文门门脸不大,招牌也没换,甚至还在不断跑水的工作室,不曾想我曾在此度过6年。记得我拿到offer的那一天收到了另外一家做FPGA的公司的offer(实际上我当时笔试的时候被拒掉,后面我和人事发了封邮件申请,大概是强烈的意愿感动了对方,所以对方决定以北京市最低收入标准录用我),但自尊心放大了最低对我的伤害,断然拒绝这家当时我比较想去的公司。那时的晨森,以一种我周围人都没听过的神秘态势吸引了我,什么楼宇自控,什么暖通,什么江森都是全新的概念于我而言。所以,我加入了它。而那时的我还不知道,面试我的被介绍为面试负责人的是圈里人人尊敬的唐老师。
当时一起入职的还有一位Dora的女孩(公司都是英文名,我叫white,被人取笑显老的名字),还有一位Berry是深圳外派从笔试就开始以一个引导员的角色带着我和Dora熟悉公司规则。要说印象给我比较深刻的Berry是个节俭的女孩儿(午餐基本上一个包子一碗粥就搞定),就这样三个人开始杂七杂八的把北京办公室鼓捣起来的,新的家具家电,网络布置,打印机布置毫无例外都是我这个理工男的活,最开始的无忧无虑就是每天到公司看看资料,上手一下新设备,然后回到宿舍欢聚这可能不到两三个月的最后大学时光。那时候唐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忙碌,每天办公室里打电话,有时中文,有时英文,穿着偏商务又带点休闲,但不随意。比较好奇的就是每天差不多10点多唐总会去健身,然后中午基本上吃点7-11沙拉解决,这是一个严于律己,生活规律到令人钦佩的人。也是唐总的带领下我熟悉了楼控售前的一些事。之后陆续见到了开发的冯工和张工,都是对技术侃侃而谈的人,我一个小白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比较 有意思的一次对话是我问张工怎么做好研发?张工回答我说做好你现在的事儿。想想也觉得搞笑,我在冯工那里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刷好朋友圈。
接下来,唐老师处理了北京一些事之后离开北京,办公室就是我和Dora俩人适应工作,那段时间过得很快,我们两个新人没人带没人管的觉得还不错,随着面临毕业,公司来了Charks,他是很讲规矩的人,给我们安顿住宿,带我们一起做工作,后面他老婆也来了,做饭很好吃。我那时候生活单调却很开心,白天上班,晚上球场打球。不幸的是9月中Charks因为家事选择离开,让本来人丁稀少的队伍再次冷清。Amanda的到来让我们两只小白再次有了依靠,好景不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