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情绪化的表达与正义感爆棚的粉丝。
01
今年5月, 为了生活我找了一份公众号小编的工作。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是去写文的,一个月后才发现我是去骂人的。
我第一个骂的人,是冯小刚。
因为他有点儿直男癌,我本来就不喜欢他,所以看人骂他我也跟着骂,没想到竟然有人打赏。
但我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假书呆子,没关注过娱乐圈,对冯导知之甚少,又无意深挖,骂了两次就词穷了,可是依然有人打赏。
妈呀,我的文采这么好么?
作为一个有痔青年,打赏使我膨胀~
我一时头脑发热,想着既然有这么多粉丝认可我的文笔,同意我的观点,何不写点儿自己感兴趣的?
于是,在铺天盖地的热点事件里,我开始关注甘肃高中女生遭性侵自杀,由《我不是药神》探讨“穷人视界”,跟风普吉岛沉船事件,研究二胎政策,追踪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围观微博集体曝光“性侵大佬团”,抨击碧桂园塌方致死事件(被公关了)……
山东疾控、“感谢贫穷”、杀鱼弟自杀、“王宝强你为什么不给你哥一百万”、华山栈道自杀、高铁霸座、孙杨违约、德阳儿科医生遭网络暴力自杀、昆山反杀案、刘强东被捕、滴滴顺风车强奸杀人案、咪蒙离婚……
每一个微博热点背后,我都在公众号上贡献了一份微薄的流量。
但是这些事件远远不能跟冯小刚相提并论。
我每天加班熬原创,数据却十分打脸。我这才清醒:我没有什么文采。
公众号需要的不是春风化雨的文采,而是抓人眼球的标题和长盛不衰的流量。
于是,我又去写崔永元冯小刚。
1458182715303.jpg
02
5月,我入行,6月,我看到的人生第一篇点赞10万+的文章,是一个流量号发布的。
写的也是崔永元,但矛头对准的是范冰冰。
起因是范冰冰参加活动,领了一个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大奖;导火索是崔永元就此事发布了一条微博,配文“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焦点在于“戏子”与科学家谁更能担起国家精神;佐证是一大批兢兢业业、硕果累累、两袖清风、默默无闻的老科学家;落脚点在于“戏子误国”。
简单的新闻内容拼接,加上一段义正言辞的评论,排版是椰树椰汁同款。
点赞10万+,近两千人打赏。我老板想打赏,发现额度已满。
据新榜统计,6月份公众号共产出3篇点赞10万+的爆文,这便是其中之一。
这篇文章不仅给我带来强烈的视觉,而且让我发现了商机:
骂人,好赚钱啊。
t0192667053d5efd996.jpg03
我原本对骂人还是挺自信的,毕竟一路走来,都在得罪人。没成想,在公众号遭遇了滑铁卢。
原因在于我对娱乐圈了解太少,骂人材料有限,角度单一,内容重复,观点无聊。
为了尽快克服这个障碍,我“笔耕不辍”,坚持以有限的材料尽职而敬业地去骂,争取早日骂出新高度、新内容、新水平。
另一方面,我这个人也比较死心眼,跟着事件进程去骂,天天盯着崔永元的微博,他一有动静,我就跟进骂人,主要目标还是冯小刚(出镜率太高了)。
从兄弟情义到名人责任,从为人处世到遵纪守法,穷尽各个角度,融合各种负评,用尽毕生脏话,如此拼命,只为早日发家。
有各位前辈珠玉在前,我总想着,这样骂下去,发家致富指日可待了。
一旦掌握了骂人的技术,工作就轻松了。每天写的发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稍微拼拼凑凑一篇“文章”就出来了。加上标题够猛,打开率和阅读量都不用愁。
可我骂了几天效果并不怎么好,只有一篇还不错。不到八万粉的号上,阅读量超过三万,打赏快700块。其余的粉丝都不怎么买账。
有一次,我骂人的角度和粉丝不一致,还被骂了。
骂人,好难啊。
3529834_1271319235946_1024x1024soft.jpg04
遭遇了骂人的滑铁卢之后,我静下心来,围观各路流量号,悉心向前辈们学习骂人的套路和技术。
在极短时间里,我的阅读量暴涨,看了一大批“震撼国人灵魂”的爆文。
它们总是“刚刚”发生,而且一定要“忘记范冰冰/崔永元/冯小刚”再去看,主人公总是被崔永元“称赞/曝光/痛斥”等等,落脚点总是“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看完之后,我恍然大悟!
原来,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联系到“戏子”身上!
科学家清贫了,你一个明星凭什么拿那么高的片酬?
老兵过得不好,你一个明星凭什么拿那么高的片酬?
贫困山区孩子上不起学了,你一个明星凭什么拿那么高的片酬?
养不起娃了,你一个明星凭什么拿那么高的片酬?
日本获诺贝尔奖了,你一个明星凭什么拿那么高的片酬?
电影票房暴跌了,你一个明星凭什么拿那么高的片酬?
……
以前有个段子吐槽历史剧:每个朝代都有一大批好官,却都在斗同一个大贪官。比如忙得脚不沾地的和中堂和珅。
我想起了那篇点赞10万+:
骂人,要先看准人。
t01fb96b96014863c87.jpg05
微博圈里是崔永元手撕冯小刚,现实中却是人民大众怒怼范冰冰。
没有范冰冰的骂战里,流量暴跌,看客退潮。诸多社会热点也只能掀起一股小浪花,两三天便消停了。
范冰冰一发道歉信,流量诈尸,起死回生。
从10月3日到现在,几乎所有的热议话题背后,都有一个范冰冰。
没有范冰冰的娱乐圈,就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凶险依然,却不热闹。
公众号做的就是这份“热闹”,再这么冷清下去,不知道要饿死多少流量。
所以,当范冰冰回归,所有流量号都满怀感激披甲上阵,加班熬夜,发文骂人。
我以为骂范冰冰只是流量号的狂欢,“戏子误国”只是流量号的逻辑之王。却在某一天看到一个内容大号也做了一篇“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爆文,同一批次的科学家和学者,用精致的排版和粗浅的语言,轻轻松松就挑动民意,赚来一篇10万+。这个内容大号的所有内容,都是“戏子”提供的,但这不妨碍它义正言辞地骂“戏子”。
其实,所有发文批判范冰冰的,心里都清楚:没有范冰冰,流量会饿死。
范冰冰不在的这123天,流量号的广告费都下调了。
06
综上所述,我的工作职责就是骂范冰冰。
可我不想干了。
有人说:“她偷税漏税,难道不该骂么?”
我:“该骂。”
在一个岗位做五个月并不长,了解也不多,按说没什么发言权。
就像我骂冯小刚时,并不了解许多内幕,只是跟风,把微博评论和新闻报道结合了一下,便成“文章”。我只是为了赚打赏,早日写出10万+。
当我要骂范冰冰的时候,我已经不再迷恋10万+。
微信图片_20181013234611.jpg07
一个人犯了法以后,应该被所有人骂么?
骂人的作用是什么?
我想到一件很小的事。
有个朋友借给别人一笔小钱,因为信任对方,没有留什么凭据,结果被赖掉了。
后来说起这件事,朋友把那人骂了一通。
我问她:“钱又要不回来,你骂她有用么?”
朋友说:“我就没打算要,骂她是让自己心里舒服点儿,不然可不便宜她了!”
近来看的听的最多的便是“痛快!”“大快人心!”我这朋友平时说个脏话都不好意思,放肆骂人也是图个自己“痛快”。她骂了人,心里舒服了,被赖钱的事儿就揭过去了,自然还是“便宜”了赖钱的人。
网民骂舒服了,会“便宜”谁?
旁人我不知道,但流量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最近都大面积打广告了。
骂人,是一件很爽的事,因为够爽,所以痛快之余,自己吃点儿亏也是乐意的。
但把骂人当成一份工作,很累。我不觉得“痛快”,反而十分痛苦。
首先,骂人是同一件事反反复复,没有新东西。
对于网友而言,一切都那么新鲜,总能看到新的骂人方式和角度;对于小编而言,现在的爆文就是三个月前的那批爆文,换个标题、调个顺序而已。
其次,骂人讲究活在当下,拒绝思考。
当我沉迷于骂人时,不会去想,在崔永元和冯小刚的恩怨里,为何范冰冰是流量担当?为何没有范冰冰的日子里,崔永元的热度也暴跌了,而范冰冰一回来,崔永元就成了“国民英雄”?
范冰冰的高片酬到底和科学家的工资、老兵的待遇、贫困地区的教育、养娃成本高、日本获诺贝尔奖、电影票房不给力有什么关系?
怎样的娱乐环境才是良性运作的?
怎样的舆论环境才是理性的?
我不能去想,这些多余的东西影响情绪发挥,削减骂人威力,不能构成传播动机。
最后,骂人多了会缺氧,产生幻觉。
骂人的时候,人在情绪的巅峰,口才也达到巅峰,能滔滔不绝、义愤填膺地喷上半个钟头。在对邪恶的咒骂中,正义被高举,人们总以为唾沫纷飞一下,这个世界就变好了。
我看到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曾经我想从中捞钱。
微信图片_20181013234544.gif08
我相信这个世界总在变好,骂人也有一份功劳。
我的工作是骂人,有一天,我不想骂了,我就辞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