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以为.......

我以为.......

作者: 凤语凤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5-09 21:35 被阅读121次

    “AA,你收的那个餐费给我吧?”

    “咦?我没有拿呀!我以为你收起来了呢?”

    “不会吧,我以为你跟我说了以后就收起来了。”

    “是呀,提示了你以后,我以为你就收起来了”

    ……….(此处围绕“以为“二字,省去500字左右)

    “为什么你们没有进行澄清呢?“我来了一句。

    “我们都以为…….“A和B两位伙伴异口同声的回答我。

    午餐结束后,我和C伙伴打着遮阳伞走返回公司的林荫路上,“叮铃铃......”听到后面的自行车的喇叭,我们头也不回的往路边上靠,岂不知骑自行车的人,也试图从路边穿过去。最后骑车人无奈地把车停住,“对不起,我们以为你要往路中间骑呢?”我和C伙伴异口同声的说。对方无语的摇摇头。

    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在关系中交往中,我常常听到双方对事情结果没有按预期发展进行追根溯源或总结教训时,用得较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我以为…..”。

    1、我以为≠你以为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不管是聊天还是谈判,还是合作,包括心理咨询都有一个共同点——双方各有各的需求。

    比如征询意见,寻求支持,增进关系,交换利益,谋求关注…….双方都期望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得到“些什么。

    那这位A伙伴可能会说,我当时看到B特别忙,所以只想提醒她别忘记了。恩,那么想给到B的爱的提醒也是你当时的需求。想得到的结果就是:那个钱要妥妥的收好,虽然我不负责财务,但如果你失误了,赔钱了,作为伙伴我们内心也都不舒服。

    如果当时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下自己的需求,或者让对方了解你表达的需求,那么A就会跟踪一个结果,或者至少在澄清方面多下点功夫。

    同样的B也如此,如果她当初把需求表达的更清晰一点:我现在没有时间,麻烦你晚点再提醒我,或者最好先帮我收起来。B至少在当时就会具体弄清楚,这个钱是忙完了收好还是请对方帮忙收起来。

    但是双方都停留在这个事情的行为层面,所以杯具就发生了。

    2、漏斗效应=我以为

    何为沟通?

    说话是如何被听到的?

    信息发出者?→  编码 → 渠道 →  译码→  接受者

    说白了,交流的过程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而我们也常常在沟通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漏斗效应——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心里所想的是100%,说出来的只有心中所想的80%,别人听到的是你心中所想的60%,别人听懂的只有40%,结果执行了20%。如此这般,每一层漏掉20%,就好比是漏斗一样。

    如果早知道我以为对方明白的内容只占我想说的20%,那么本能我们会警惕这个“我以为.....”。

    W老师曾为我们分享过他们去藏地朝圣的旅程中发生过一个故事:

    他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没有找到公共厕所,特别急!!!

    一连问了路边几家小卖部的店主:“请问这里有厕所吗?”对方都是潇洒手一指:“没有,前面有厕所“,她坦言每每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看见的是遥远的雪山,膀胱就是一紧。

    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个住户人家, W老师着急了,马上扒开同伴直接喊话:“大姐,可以借用您家的卫生间吗?我很着急,我需要帮助!”,户主愣了片刻,开门直接把他们迎入家中最私人最隐蔽的地方——卫生间。

    W老师在沟通中绕过了事情,绕过了对方以为他们只是找厕所,而不是急于上厕所误区。你可能会说多新鲜啊,问厕所不就是想上厕所啊。可那是你以为的啊。兴你就事论事,就不许别人就厕所谈厕所吗?

    但是当她用表达了自己内在的实质需求——我憋不住了,再不让我上我就得尿裤子了,所以请帮个忙。

    对方就直接听懂了,而不局限在一问一答中。人类的基因里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防御系统,比如说咱们都是陌生人,我凭什么给你用?

    当双方都连接到彼此的感受,这里面就包含着真实,敞开,信任,那么接下来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我有困难,请帮助我好吗?万分感谢”,“好的,没问题,谁没有个难处呢?”。

    3、愿意了解,我以为和你以为

    公汽里同座的同事D对一件事很困惑,她坦言无法理解另一个当事人。

    我用了老师的方法,貌似随意把她的手机的一面拿过来对着她问:“你看到了什么?”

    她仔细的看了一下:“iphone的logo,有个小熊的贴饰……”。

    我摇摇头:“不,你是错的,你不对!什么都没有,完全漆黑一片”。

    看着她诧异的表情,我邀请她到我这边来看看,果真她观察到手机的那一面(我看到的),漆黑一片。

    “你愿意暂时放下你看到的世界,去看看对方的那个世界吗?没有对错,你并没有丢失掉你的立场,你愿意吗?”

    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样的话,我愿意。”

    同样的,我们需要暂时放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去看看对方的世界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需要观察着彼此的对话。

    4、 同时澄清,我以为和你以为

    “这电脑用的咋样?”我正在电脑上写东西,先生凑过来问我。

    “你是问我试机的感觉吗?如果是,我觉得它让我感觉非常棒!”我问

    “恩,其实我更想让你表扬两句,我真是太会买东西了,要知道这电脑……”先生笑道。

    是的,你在这方面太有水准了,幸亏有你啊,…….我对先生开始大赞。

    你们可能留意到了我在通过重述做一个澄清,首先我表达了我听到你说的话啦,每个都希望被看见,因为看见就是爱。

    第二,我给机会对方看到自己在说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被爸爸强奸了!”如果你听到来访者这么说,你会怎么样?

    听到老师这么问时,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啊!怎么可能?”然后,我有个念头就是我要立即报警。

    但是如果你重述:“恩,我听到你说你被你爸爸强奸了。”来访者接着说:“不,没有,我是很愤怒,我爸没有强暴我,从小他就不管我,我恨他.......”。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急于回复时,就错过了真正了解对方的机会。

    “开机密码?”警方问,

    “傻叉”对方回答

    “什么?”警察腾地要跳了起来。

    “这就是我的开机密码”,对方马上自我重述澄清到。

    这是华语影视小说教父”海岩最新作品《杀人动机》里的片断。

    警察因为他的及时确认而没有曲解他的回答,恕不知,这个快递哥毛标设置这个密码的本意不是要骂别人,而是因为自己被骗后,没有本事欺负别人,只能欺负自己的一个悲凉之举。

    我们当然可以“我以为.....”,只是大可以把我以为由事后提到事中。

    比如,我们前面的两位伙伴。

    A来做澄清的动作:

    A:“嗨,那个餐费在桌布那儿,记得收起来哦!”

    B:“好的,知道啦!没事!”

    A:“你说得没事,是说一会儿你去收起来,还是需要我把你收起来,需要我等会儿再提醒你吗?”

    B:“恩,我现在太忙,等一下去收,要不你到时提醒我一下?”

    A:“好的!”

    .........

    如果B来做澄清的动作:

    A:“嗨,那个餐费在桌布那儿,记得收起来哦!”

    B:“好的,你是怕我忘记了,要我及时收起来对吧?

    A:“对呀!记得收起来!”

    B:“恩,我现在太忙,抽不开身,能不能麻烦你帮我先收起来,回头我找你拿!”

    A:“好的!”

    .........

    当我们说“我以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沟通的一开始就假设他们知道对方的感觉及问题所在,偏差就自然而然发生了。特别对于心理咨询而言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因为一旦心理咨询师假设他们知道来访者对其问题的感觉或应该选取怎样的方法去解决,他们就可能将他们的标准和价值加诸在个案身上。如果这样,当事人就会因为被干扰,而没有办法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去聚焦自己内心,接近自己的内在。

    如果在其所在,成其所能,是我们生活的目标,那么请首先放下“我以为........."对彼此的想法,感觉,行为,多一点探索,多一点好奇,也多一点耐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以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pi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