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本书里潜藏的知识1

一本书里潜藏的知识1

作者: 甘草国老 | 来源:发表于2024-06-10 20:26 被阅读0次

一、大宋开禧元年:

开禧元年即1205年,南宋宁宗赵扩的第三个年号,赵括年号依次为:

庆元(1195年——1200年),6年

嘉泰(1201年——1204年),4年

开禧(1205年——1207年),3年

嘉定(1208年——1224年),17年

1204年,宁宗尊崇岳飞,封岳飞为鄂王,第二年改国号“开禧”。这一年,已经66岁的辛弃疾,听闻朝廷有意北伐,满怀欣喜,同时,满怀悲愤,又感忧虑,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千古绝唱。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临安城:

南宋都城,位于现今的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作为南宋的都城,从1138年宋高宗赵构定都于此开始,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历经约14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繁华都市之一。

临安城在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规模宏大,占地约100平方公里,城墙周长约18.5公里,设有12座城门。

今天的杭州市依然保留了许多与南宋临安相关的遗迹和文化传统。临安城遗址位于现杭州市上城区凤凰山东麓,部分区域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三、古代打更敲几下,怎么敲 :

古代每隔一个时辰打一次更,(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声音(基本)比上一次打更多一次“咚”。

1、落更(即晚上七点):

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因为此时大部分人家开始点灯,所以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2、二更(晚上九点):

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此时,许多人准备睡觉,喊: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3、三更(晚上十一点):

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晚上十一点到临晨一点,基本上全城都静下来了,所以祈祷“平安无事”,所以只喊:平安无事

4、四更(凌晨一点):

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此时,大家都已经睡着了,所以只打鼓,不叫喊。

5、五更(凌晨三点):

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此时,有些人已经早起,所以喊:天寒地冻,

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四、外舍生:

宋朝太学生按照“三舍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入学初期,官员子弟免试入学,平民考试入学),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到一定年限或者达到一定条件,外舍生可升入内舍。

五、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1142年,被秦桧、张俊等人陷害,死于大理寺,并不是民间传说死于“风波亭”,其宅邸被籍没。籍没,是指登记并没收家产。

六、火折子

火折子的主要原料为土纸、棉花、硫磺,制作时用粗糙的土纸将原料包裹成长筒,提前放在竹筒里。平时盖上盖子,隔绝空气,用时按下盖子,吹一下,火就起来了。火折子的工作原理是物理学上的“复燃”,指的是已经焚烧的东西由于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况,当遇到氧气后便会重新焚烧起来。

火折子是现代火柴的前身,在影视剧中常见。

七、韩侂胄

拥立赵括继位的功臣。崇岳飞贬秦桧,是抗金主战派,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抗金主战派人士被重新启用。制造“庆元党禁”,朱熹在其中,遭贬。

八、司业

太学里的副校长,仅次于祭酒。

九、祭酒

宋代管理太学和国子监的官员,从五品。

(随阅读推进,后期会继续学习知识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书里潜藏的知识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qw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