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姑奶奶,其实我本人对她老人家还真没什么印象。但是因自幼跟着二姑奶奶长大的,而二姑奶奶又是跟着大姑奶奶长大的。后来,老妈又整天在我耳边唠叨大姑奶奶的事,因大姑奶奶的临终的几年,一直由老妈照顾。而老妈一说起大姑奶奶,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大姑奶奶,说白了就是我爷爷的亲妹妹。
之所以,说起大姑奶奶,是感叹于她一生的坎坷与不幸。
大姑奶奶的一生,其实就是大清末期经过新中国之后,到文.革期间的一系列变革的历史。
听老妈讲,大姑奶奶的夫家其实是单县的一家大地主,原来老家电影院都是在她夫家的老院改的。
因为家大业大,上一辈的男人,都有好几房。大姑奶奶,在他们家里是总当家的。可惜没有后,年轻时怀了几次孕,都流产了,所以,她这一房也没有留下个一儿半女。加上后来,文.革,红.卫.兵抄.家,把一个原本养尊处优的老人,赶得无处可去,只好回娘家,于是老妈得以与大姑奶奶相处。
但是,家里的几个侄儿却难以容他,经常不给姑奶奶好脸色。只有老妈,心软,虽然她自己带着几个幼小的孩子,守寡,做点小买卖,可是依然拿姑奶奶当亲妈一样待称。给她做饭、洗衣,姑奶奶有病,带她看病。看姑奶奶寂寞,有空就陪她聊天。
文.革间红.卫.兵批斗姑奶奶,老妈就在旁边跟着姑奶奶,怕她有个三长两短。
那时大家的物资都比较短缺,老妈也经常受舅舅家的接济,才勉强带着孩子们胡口度日。家里的一个叔叔一个伯伯从来不帮衬一点,还时不时地踩几脚,帮着外人欺负姑奶奶。
姑奶奶本就是个孤高气傲的老人,又爱干净,受不得这些乌烟瘴气。经常气得暗自落泪。加上那时,姑爷爷早已逃向台.湾下落不明,她自己有没有个一儿半女的,只有把老妈当自己的女儿看待。当时俺父亲已经作古。
在几重压力下,最后,姑奶奶实在不愿受这份洋罪,也不用看着老妈如此为难,在一个无人的清晨,老人选择了自尽。为此老妈抱憾很久,不敢没有觉察,让她老人家产生轻生的念想。
但是,文.革中一些非人的待遇,加上自己偌大的家业都被炒,整日受到各种非议,老人实在感觉不到活着的更多意义。
当时自己还很小,几乎不记事。知隐隐约约,感觉二姑奶奶的儿子从部队赶来,同叔叔伯伯们大闹一场,问他们为何让自己的大姨走到如此悲惨的结局。经此一事,双方家长亲戚关系几十年都很紧张。
一个的历史,一代人的遗憾,一个家族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