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就听闻了“韦神”的大名,但因为太忙,一直没有去进一步了解,直到前几天我关注的一个家庭教育领域的公众号也发了一篇介绍韦神的帖子,我专门看了一下,才了解到韦神“封神”的缘由。
作为一个数十年以贯之的数学“学渣”,对于数学天才,我的态度绝对是高山仰止。但同时,我又很八卦地想到另一个问题——韦神的数学好到这样的程度,那其他科目的成绩呢?而我冒出来这么一个疑问,是源于关于他的报道里几乎都提到的一件事——据说哈佛为他打破百年校规,愿意免试英语。
如果免试英语的提议属实,那么难免让人联想到韦神的英语水平是不是不够哈佛的入学标准。虽然有人辩解说,韦神参加的国际赛事,都是英文答题,而且据传他的母亲就是大学英语老师,那么英语不太可能很差。但考虑到解题的专业英语同日常学习和交流的生活英语毕竟还是不能完全重叠,既然有免试英语的传闻,那么英语水平姑且存疑。
而就传统的三大主科“语数外”中的第三门来说,韦神的语文成绩不咋地似乎证据更确凿些,因为有报道明确指出他初中三年的作文大部分都是以家门口的立交桥为主题。后来在老师拓展题材的建议下,他的作文主题又多了一个——数学的演算过程。
首先声明,我之所以会想到探究这个话题绝非出于揭人所短的阴暗心理,恰恰相反,我认为韦神的经历,或许再一次证明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孩子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是多么的不合理。
回想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倡导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好像不怎么提了),“德”和“智”应该具备同等地位甚至“德”在“智”前,我完全认同,但“体美劳”也要求达到同等的水平,则可能让大多数人为难了。比如我自己,“美”一直是强项(小时候画画拿过很多奖),但“体”一直是短板(而且直到现在也没强起来)。至于“劳”么,就只能归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列了(以至于现住在我家的老妈感叹过N次,说我女儿这方面比我小时候强太多了)。从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分析,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而且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就那么多,投入到某一方面的多一些,则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就必然少一些。
相应的,我小时候有“偏科”一说(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我自己就是偏科的典型——最好的科目是语文,最差的科目就是数学(幸运的是,每逢大考我的数学成绩都不算差,因此没耽误拿保送资格)。但是就应试教育的整体要求来说,哪门科目的成绩都不能太差,否则肯定是影响升学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些在某一领域特别有天赋的孩子,因为偏科而失去深造并进而做出成就的机会。
记得多年前就看到过报道,说陈丹青因为好几年招不到满意的研究生而愤然从清华辞职。究其原因,是投奔其门下的学生中,有许多艺术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因为政治或英语成绩不及格而名落孙山,有的甚至因为只差一分而被学校拒之门外。
以均衡考核来传递“全面发展”的导向固然没错,但落到每一个个体身上,强求“全面发展”的结果,可能就是让某一领域的天才被剥夺发光发热、创造价值的机会,甚至最终泯然于众。
从这个角度来说,韦神是幸运的。得益于从小参加高规格赛事并屡屡斩获大奖的亮眼(嗯,不止是“亮眼”,简直是亮瞎)表现,他被保送北大,直至博士毕业后留校继续钻研心爱的数学。可是曾经在某一领域天赋异禀,但因为没有得到持续的培养和精进而最终默默无闻的孩子,谁知道又有多少呢?他们的隐去,或许是整个社会以至人类文明的损失。
从社会到家庭,需要对那些看起来“不一样”的孩子有更多的包容和接纳,给予他们“成为自己”的机会。比如是不是一定得要求孩子门门功课都优秀?能不能允许孩子把时间精力投入到考试的领域之外?可不可以不强求腼腆木讷的孩子变得热情活泼、能言善道?……
韦神其实绝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直生活在大地之上,生活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之中。而有心营造出这样的环境,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韦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