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试做生活的美学大师

试做生活的美学大师

作者: maomaohom | 来源:发表于2015-06-07 23:06 被阅读116次

    ——TEDxChongqing《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观后感

    人们常说,世间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我们从小就被时不时地教育:“你,要学会发现美喔”!

    但问题来了,“发现美”也是一种能力,它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相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发现美”更多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

    感谢子雄同学在TEDxChongqing的精彩演讲,尤其是那些对比图,惨不忍睹,却又是赤裸裸的现实。

    试想想,一个打小就看《国家地理》的人,和一个只看《故事会》长大的人(此处无意诋毁),二者审美会是怎样的一个差异呢。

    答案不言而喻。

    卡迈恩-加洛在《乔布斯的魔力演讲》一书中提到,“学习者可以分成三种类型:视觉型(大多数人属于这一类别)、听觉型(善于倾听的人)和触觉型(喜欢感觉、触摸的人)。”

    因为这一点,设计已经不仅仅是设计。

    尽管今天所讨论的是一个引导你如何成为优秀设计师的演讲,但我想,其中的道理也能投射到相当多的领域中去。

    ---

    追求美的人往往也追求完美,我想子雄也是这样。

    这并不是坏事。

    我看过有太多人因“苦苦”追寻美而如何更好地为人做事,也因此而极致、而专注、而创意、而温暖、而勇敢、而……

    曾经有人问过一位女插画师,“哇塞,你公众号里的图都超美的耶,是不是每一张图都要P?!”

    答,“如果每天看上两三千张高质量的美图,你也一定会和我一样,不美不作死,死了都要美。对美要有要求,但不一定会成为P图强迫症。很多时候,美只是一种融入了你生命的习惯。”

    “美死了”,这样一句简单的口头禅,却也成为了大多爱美之人的风向标。

    关于美,我相信不同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培养方式。譬如,热爱大自然的人,审美一般不会太差,构图、配色、光影这些都可以从自然中习来。只要你拿出“死了都要爱”的气魄,有一股“使命必达”的不懈坚持,你所创作的,必将是惊世之美。

    ---

    正如子雄在演讲中所言,“看”“想”固然很重要,“做”才最重要。个人超喜欢的高产绘本师几米也曾说,“实作才是王道”

    关于“做”这一点,我想再多提几句。

    无论你已经还是即将要做自己的设计/绘画/摄影/烘焙/手工/写作/唱歌/演讲……任何你想创作的东西,只要你已经开始做第一步,请先尝试建立一个“作品集”(或者其他你想到的文件夹名,whatever,这并不太重要)。总之,记住,你需要有一个“容器”来装载你所有的创作。

    这也激励了你一步步学会记录、收集、构建、分类、回顾等一系列除去创作之外的小事。千万不要小看喔,它们也将助你创作出更美好的东西。

    有了这个作品集,你可以大胆地去分享。这样一来,容易交到志趣相投的好朋友,遇到耐心指导的好老师,更容易进步,上升到新的level。

    当然,有了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也要学会有选择的汲取。这意味着你不是一意孤行,而是慢慢学会改进,但又不失去自己的风格。

    当改进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又可以拿出来再分享、再改进。如此反复,还愁创作不够美好么。

    别太担心,你所经历的每一次黑暗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光明

    ---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大师都是闭关创作,无需理会他人的声音。

    错!

    恰恰是大师最懂得人心,只是大师修炼内功的那些时光你并未看到而已。

    记得有一次看一位80岁高龄的老太太的画展,主题是花,90年代的布面丙烯画还如昨天的阳光一般温暖。后来在不经意中听到老太太和友人提起,这幅画画了改,改了画,来来回回差不多三年时间才让自己勉强满意。而这样的画,只是画展中众多作品的一幅,更别提未展出的那些作品了。

    一幅好的作品,一个好的创作,值得在时光里沉淀,值得用心去追寻。

    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些创作家愿意把他们的心路历程敞开来分享,无论是甜的,还是苦涩的。

    ---

    超喜欢子雄提出的“借鉴→组合→改进”,脑海里马上就浮现出一些画面——或许就是现在你我身边最擅于跨界创作的那些changemaker,那些让人不禁流口水羡慕,鼓掌惊叹,拼命点赞的人(或是作品)。

    他们用心,她们爱美。

    第一眼看到的美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你能一层一层地看到你想要了解的一切,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如何行动的。

    我身边有着这样一些人。有的人对色调和构型很敏感,常常关注时尚,也常常自己做新的尝试,朋友穿衣都会找她咨询,久了她就成了朋友圈里最会帮人搭配服饰的时尚顾问;有的人热衷光与影,每天拍拍路途中的光影,学习的压力少了许多,快乐也多了许多;有的人即使只是看部肥皂剧,也会关注更深的点,比如这个镜头为何要这么拍,比如服装如何搭配,比如光与影如何平衡等等。我相信,类似这样的人,你的身边也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爱美的人刷微博,会关注有意思的有价值的不同领域;爱美的人听歌,会海纳百川,不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也就是说,爱美的人大多开放、包容,当然也懂得选择。

    除此之外,审美好的人,会不断寻求突破,不容易倦怠,很容易自我修复。虽然偶尔有审美疲劳,但从长远来看,无论他做会计、做律师、做医生、做教师、还是当老板,只要他(她)有一颗追寻美的心,都不会太累,因为永远不满足。

    试着做生活的美学大师,试着展开关于美的一切想象力,试着时时像设计师一样去思考、去创作、去实践、去摸索、去改进。

    如果你已经开始设计/绘画/摄影/烘焙/手工/唱歌/演讲……或是任何一件这等小事,记住,去做就好,并且反复做。

    顺便说一句,写作也不例外。

    只要你用心,美丽看得见,掌声听得见。



    ---山卉 写于2015年6月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试做生活的美学大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tj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