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时是在三年前,毕业后初到北京,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工作,千头万绪一时理不出来,看着书名,觉得新奇,也许有用,但看完之后却觉得这不是一本太“时间管理”的书。当此次看完内容大幅完善的第三版后,感到整个过程都是作者与自己在真诚沟通他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在现实中的成长建议,这远比所谓的“成功学”以及“时间管理”“人脉管理”等等速成技巧的书来得真实。
记得毕业前与朋友一起去看望一位学界的老前辈,并向她请教对于年轻人有什么好的建议,她只说了四个字“不要浮躁”。当时还未能完全理解这四个字的真义,直到经历了几年的职场磨练,遇到不少刻骨铭心的事情后,才开始对这四个字再次反思。
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没有天赋没有过强能力的普通年轻人来说,到底应该怎么成长?
作者前两章的标题分别是“问题”和“困境”,这样的开头也许契合大多数读此书的年轻人。为什么很多人勤奋但仍一事无成?为什么很多人有想法就是没行动?为什么时间管理的那些建议见效不大?当看着时间一天天流逝,自己觉得还什么事情都没做出来的时候,浮躁的心态便蔓延开来。作者首先就批驳了这个看似正确的概念,时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流逝,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只能管理自己。当那些时间管理的技巧要求我们多去做重要而紧急(或不紧急)的事情,我们连什么是重要而紧急(或不紧急)的事情都分辨不清楚,忙碌只能是瞎忙。问题在我们自身,在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式上有偏差。有很多自己看似“正常”的想法其实严重阻碍着我们的成长。
是不是什么东西都越快越好?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什么都讲究“速成”,浮躁的心态来源于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但什么都速成绝无可能,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规律,有阶段性的。把无知当作无视,换来的只能是无效。能力与欲望需要平衡,我有与我要也需要平衡。如果没有无穷的能力,无限制的欲望只能带来失望。
还有些想法也需要反思,完美永远不存在,接近完美才是应该去追求的。未知永远存在,忍受未知所带来的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是进步的必要代价,所以有时勇气比理性重要。现实不能马上改变,老是把“当前工作不是自己的理想”为借口在当下得过且过,没有任何积累,只会一事无成。怀有梦想的时间越长,沉没成本越大。做好当下和为长期目标积累需要平衡,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是大多数人的应有选择。
对于理想,需要从现实中的一小步开始,有效利用当下的时间。比如计划做一项任务,首先看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如果是陌生的,预留时间是必要的。SMART原则在具体环境下还是适用的。但自己有时太迷恋做计划,但其实计划的时间太长,没有精准的目标和行动方法,最后会流于形式,越短的计划对人的指导意义更大。还有就是不少事情其实不需要计划,当对这件事情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做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先行动一段时间再反思计划更为可行。
其次是及时行动,拖延的根源在于恐惧,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一件事,一个人就面临做错的风险。但拖延症严重的人往往以为成功做成事的人都是直接一步到位,自己做不好的话,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自我怀疑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愿意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但不完美本来就是常态,但人可以通过历练提高能力,接近完美,这一点认识其实非常重要。此外,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他人的负面评价,关键是我们要分辨哪些是建设性的负面评价,哪些是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对于前者,一定要从自身去反思;对于后者,我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没有人能令所有人满意。
再次才是关注如何高效率做好事情本身,有一点就是对困难应当有预期。逆境中的收获往往比顺境中更有价值。
上述所说的只是构成理想的一小步的通式。但是理想的达成,不仅有外部因素,从个人来说,一些基本能力是必要的。
首先就是学习和思考能力。我一直认为大学能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学习和思考能力。有了后者,任何知识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任何情况下都知道如何决策。个体经验有限,需要去学习和借鉴,不仅是读书听课,还有从实践中去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但有不少知识,社会主流很认同,但其实是有悖于逻辑的。
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权威?最近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马云很火。随便到哪个书店一看,到处都有关马云的书籍,什么《穿布鞋的马云》、《马云内部讲话》、《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如此云云。成功者往往都有引人膜拜的魅力,但值得膜拜并不等于他所说的任何话都是对的。成功者会有意或无意不说某些话,还经常会把一些话夸大。就像一个家境很差但经过奋斗,最后获得很大的成功(通常是财富、权力或地位)的人,往往习惯于夸大早期的困境,越困难越好,一方面凸显自己的出众,在这么困难的情形下还能混出头,另一方面让一些不愿努力的人们在平庸时有自我安慰的借口“瞧,我没经历那么多困难,我平庸也就理所当然”。
成功不能复制,成功只能相对的借鉴,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一个人独立思考理解后觉得有用的意见在适合的条件下去借鉴。成功者的话只能是用来辅助独立思考的,而不是盲目照搬的。自己觉得学习一些逻辑学知识非常有必要,这会让你的思考更接近于真实,更多避免诸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诉诸权威、诉诸无知、循环论证等基本的逻辑错误。书中作者专门列出一节说明辨析感悟的重要性。因为很多人没有把“道理”和“感悟”分别开,道理是来自普遍经验,而感悟来自个体经验。经常在微博或者微信上看到某某名人的一些观点,或者是新闻中堆砌的一些专家观点,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很多观点缺少论证,或者缺少有效完整的论证,这样的观点对现实往往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尤其是在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人们都忙于刷新,忙于接受不用太费脑子思考的碎片化观点和图片,至于说观点本身有道理与否,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也许下一分钟人们已经忘记刚才看到了什么观点。
个体成功离不开外界的帮助,与他人有效交流的能力也显得很重要,作者也专列一章说明。交流的第一步不在于说,而在于有效地倾听,不带成见,就事论事,互相理解,这怕是最容易理解做起来也最难的原则。人是情绪化动物,能尽量减少情绪化对交流的影响,会取得更多有效的交流。
作者在最后谈到应用。其实,成长是一揽子事情。理想也好,心态也好,能力也好,思想也好,都需要不断地调试来适应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回想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近一点的话是三年前的理想,都会发现理想在现实中走形。走形是正常的,但不要随大流的扭曲。作者说到,人们都想去做有兴趣的事情,但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这点我承认,但是成功不仅仅是靠兴趣,还要靠天赋和运气。越是要做大的事情,越是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越没那么有趣。此外,做好顶多代表优秀,但同时又有天赋的情况下努力去做,才有可能做出卓越的事业。正确的自我认知,把自己摆正位置,永远都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
谈到方法对于成长的作用时,作者更相信勤奋和坚持。熟能生巧,放到哪一块都适用。对于成长中的痛苦,其实有时人们喜欢放大自己的痛苦,比惨在有的时候还是有一定正向作用,但过度使用则变成不求上进。它的对立面就是攀比,由于各个方面永远有比他更优秀的人,过度的攀比让自己活在嫉妒的痛苦中。另外,人们在事后又习惯把痛苦忘得干干净净,吃一堑,却没长一智。这当中有着大脑“痛苦遗忘”机制的作用,但对于一些深刻的教训,一定不能忘记。
此外,作者还对一些成长问题提供了建议,比如良好人脉的关键在于交换,如果自己没有什么资源,好的人脉是难以持久的,谁都不喜欢“被不公平交换”,所以打造自己,就是打造人脉。还如人不可能在每个时刻都是完全正确地认知自我,适度的自卑和自负都是正常现象,越是优秀的人越是这样,关键是看这种心态对于成长的影响。还有就是人生不存在侥幸,大多时候很枯燥无趣,坚持和耐心是有必要的,以及健康和家庭以及一些责任也应重视。
当然,再有道理的观点只能提供启示,对现状的改变更需要行动。年初信誓旦旦地写了一篇“行动的意义”,现在看来很是汗颜,当行动在没有在有效的心智模式指导下,只会变得盲目做事,浪费时间。再高大上的理想,都得从当下一小步开始。任何成功都是需要积累,积累的长期过程需要坚持、耐心和勇气。做事需要考虑外界的意见,但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在正确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情,少留遗憾,怕是值得可取的态度。在这附上书中很喜欢的一段话:“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更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在成长路上,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