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当天,我通过微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新闻中心”把对奥数纳入普通升学考试范畴,提出了如下意见,不知能否得到回应。
奥数,全称为奥林匹克数学,是指在数学领域中的高难度、高水平竞赛。奥数竞赛通常包括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抚养察。奥数竞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其中最著名的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
过去一家子人五六口甚至七八口人,紧巴巴的挺过去了。高速发展下的现在三口之家,也得精打细算,忧着过日子。缘何?如果说用“培养孩子”的缘故好像很凝重,那就用“抚养孩子”冠名,也许轻松一点。
人最基本的需求本就是一日三餐和栖身之地而已。可是,孩子仅仅一日三餐的需求,“跟不上环境的需求”,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了,就得“被迫”去迎合那些“补课”。补课费据说二个小时180元,至少得从三年级就开始“补”。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四个学年。如果一周三节“奥数”课,就得花上540元。一年学年有人统计是35周,那么一个学年就得花18900元,4个学年就得花75600元人民币在“奥数”补课的直接经济费用上。如果是两个小孩的家庭,就得花去151200元人们币。这是仅仅“奥数”每周三节课计算的费用。
奥数真的对小孩学习有那必要吗?国家教育部的小学课本里为啥不开设“奥数”?非得让老百姓紧缩开支,甚至是嘞紧裤腰带去作“奥数”的牺牲品!
比如:小李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奥数”补课,而小张家里经济条件差,没有参加“奥数”补课。他们在升学考试中,小张落后小张的“奥数”题五分,无缘一类学校继续读书。小张本来就是潜力很大的孩子,这样不公平的“科举制度”下,有一个人才被淹没……
华罗庚、陈景润、李政道、杨振林那个年代应该没有去“补奥数”吧?升学非要考“奥数”,就把经济条件相对差一点的、温饱家庭的孩子挡在了起跑线上,扼杀了潜在新生代的人才(因为人有国体差异,智力发育也不尽相同)
中国共产党就是讲究“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的,因材施教、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国家减负,“奥数”却成了死角。如果“奥数”非要纳入升学考试,那么教育部就该及时把“奥数”纳入教材里。
奥数,制约了中国人口的发展脚步!
奥数,真的是孩子学习的必修课?
奥数,让许多百姓家庭望而却步!
奥数,直接影响着百姓家庭的幸福指数!
奥数纳入升学考试范畴,是老百姓伤不起的“暗自泪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