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卡卡读书”。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朋友圈立flag有用么?
1
很多小伙伴,喜欢在朋友圈立一个flag,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因为大家都知道,想要提高工作业绩,制定目标很重要,毕竟有目标才有工作的动力嘛!
但这个flag立完后,通常就没人去管了。因为制定目标后,这目标就只有工作完成后才会被我们拿出来比对,看看完成了没有。
所以,有些人觉得制定工作目标,立个flag,只是用来判断工作做完了没,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用处。
然而,职场大咖们却不会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立一个flag非常重要,对提高业绩有很大的帮助。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因为大咖们能力强,效率高。这的确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但是, 你与大咖真正的差别并不在此,而在于flag的具体内容。
2
克里斯•麦克切斯尼在《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告诉我们,认为制定的目标没用,或者制定的目标无法完成,可能不是因为制定的目标不复合实际情况,或者因为我们的执行力不够,而是因为我们制定目标时使用了滞后性指标。
什么是滞后性指标呢?滞后性指标是指那些为了达成重要目标而进行的跟踪性指标。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抽象,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我们平时制定的销售收入目标,利润率目标都是滞后性指标。
然而,这些实际数据只有在工作结束后才能获得,也就是说滞后性指标只能告诉我们目标是不是完成了,却没办法让我们知道正在进行的工作能不能达到目标。
3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滞后性指标的缺陷呢?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告诉我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引领性指标。
什么是引领性指标?
是指那些可以评定我们必须做的,对达成目标有最重要作用行为的指标。引领性指标好在哪呢?
滞后性指标我们是无法控制的,只能告诉我们目标完成了没有,而引领性指标则不仅可以控制,还能让我们知道怎么做才能完成目标。
比如,汽车故障率,这是滞后性指标,不是你能控制的,每个月给汽车做一保养就是引领性指标,这是可以控制的。保养好了,就能降低故障率,引领性指标就撬动了滞后性指标。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引领性指标与滞后性指标相比有两个好处。
首先,它比滞后性指标更有预见性。比如,我如果要提高业绩,本周必须做到每天拜访6个客户。通过这个,我可以推断出滞后性指标的大概结果。
其次,引领性指标是可控的。比如,每周拜访客户的数量是可以控制并可以随时调节的。
4
那么,怎么样才能找到引领性指标呢?
首先,来一场头脑风暴,列出所有可能的引领性指标,从中找出对目标影响最大的行为。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寻找可能的引领性指标:
我可以做哪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来帮自己达成目标?
我有哪些能力和优势,可以促进目标达成?
我的哪些不足限制了目标的达成?
为了达成目标,哪些事情我应该坚持去做?
我们再从这些已经列好的引领性指标中,挑出对目标影响最大的行为,也就我们希望自己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的,并能够负起责任的行为习惯。
比如,3M公司的15%法则就是最好的例子。公司的目标是不断地创造新产品,所以研发人员的引领性的行为指标是:把15%的工作时间放在在自己选择的创新项目上。这指标简单易行,研发人员个个都能做到。结果,3M公司的销售额和盈利很快就增长了40倍。
接着,我们需要测试引领性指标是否具有可执行性。
测试一共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需要检测我们确定的指标是否具有引领性指标的基本特点:预见性和可控性,如果不符合的话,只能回到第一步,重新开始。
第二部分:测试引领性指标是可以长期执行的,还是一次做完后不就需要再做的。
比如,我们参加每月一次的产品体验会,会后联系每一个潜在客户,这就是可以长期执行的指标,而参加一次产品体验会就是一次性的指标。
一次性指标只能带来暂时性的变化,而长期性的指标则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改善并完成目标。我们应该指定长期性的指标。
第三部分:引领性指标是否具有可衡量的标准和价值。
如果想要达成目标,就需要指标能够不定时的被跟踪,评估和调整。
同时,如果指标的投入过大,或者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我们就要果断放弃这个指标。
比如,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公司员工制定了每周开一场产品体验会的指标,要实现这个指标很不容易,公司需要花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支持这个会议,而且还有可能会给客户留下排场大,乱花钱的印象,最后对公司产生不信任的心理。这种得不偿失的指标,就必须毫不犹豫的刷掉。
只有顺利通过了这三个的测试,才是合格的引领性指标,才能让我们地完成工作目标。
最后,引领性指标的最终模式需要简洁明确,并具有挑战性。
用尽可能少的词来描述指标。比如,去除目标中类似“为了完成我的业绩目标,也是为了提高客户的体验”这类模糊的说法,而要用明确清晰、可具体操作的说法,比如,每周要多联系200个客户就是一个简单又清楚的指标。
同时,我们还必须把指标定得要比平时高一点。指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能过份离谱,适度的挑战性才能激起工作的动力,完成目标。
比如,我们平时每周给客户发两份邮件,指标就可以制定成每周发三份邮件,而不是夸张的每周发十份邮件。如果指标过于具有挑战性,不但工作量突然增加,还可能被客户投诉,反而完不成目标。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吧?重要的不是立不立flag,而是立一个什么样的flag。如果我们立下一个引领性指标的flag,说不定还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