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新教伦理延伸而来的个人主义,成为了美国价值观的主题,而资本主义为基础而凝聚成的“好利”的价值取向,则是其实践。工业化和都市化的两大浪潮,冲散了原本聚合个人的社区和社群,加上科学知识的普遍和文化的多元,覆盖了教会的约束,也削弱了人们对信仰的依靠。
这件事此刻,也正在中国发生着。只不过在线无数虚拟的归属,填补了无所依傍的孤独。
疫情来袭,咱们的群体精神又一次再次显现,只不过再往下落还是有一些零碎,在这个个体和群体的矛盾的冲突中,回望一下,反而成为了2010年之后最好的机会。
年轻人突然前所未有的拥有了一次突破层层束缚,狙击和阻挠的机会。这是一个十年以来,最好的突破口。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破局,就变得很重要。
最近经常说:成年人的世界都喜欢二选二,但是真正的成功只能是多选一。
如果要说十二个思维模型里面,距离商业最近,距离成功最近的模型,我想应该是单一要素这个模型。
单一要素的破局,意味着从思想实验到落地现实成功迈出了真实的一步,真正将十二个思维模型开始变现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个点考验一个顶级决策者的战略定力:难的不是拿到,而是是否真的能够愿意舍弃。
教授在单一要素的课程里面,引用了芒格的最大化最小化模型——任何一个取胜的系统在最大化单一要素和最小化其他要素上,走到“近乎荒谬的极端”。
这个近乎荒谬,荒谬这个词的背后,其实就描绘了一个十分具象的场景——大家对于荒谬的理解,来源于无法理解,不可理喻,超越常理。那么,也必然孤独。
决策者是必然需要有性格的,这些性格的标签,来自于通向目标必然的荒谬。
这个单一要素的一,不仅仅通向的是取胜的方法,其实也通向第一性和原理,通向创始人的一。
这也恰恰是渴望破局的年轻人,在各种娱乐至死的奶头乐里面,不断被消磨的真实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
在看到希望的同时,逼一逼自己——如何让自己的认知和思考,完成第一层破局?
——照相机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