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亲与母校

父亲与母校

作者: 芳菲的涂鸦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4-04 11:11 被阅读0次
    付家堰高中的前身,是非常有时代特征的存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作为创始人的父亲,经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分分厘厘的劳作算计,年复一年之后两排L形的小平房慢慢变成了三面围合,柳绿桃红,铃声读书声交错成趣的山村学校。随着教室,宿舍的相继竣工,父母也调至一处,我也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父亲的闲暇,曾经对我说,你上山下乡之后,再回我这里上大学。我看着小之又小的所谓大学,心里充满不屑,但嘴里不忍让父亲失望,只是问他我回来学什么呢?
    父亲望着他心爱的学校沉默了。父亲多才艺,会吹笛子,会拉二胡,会写毛笔字,会写文章……甚至很会烧菜。但是,我能在他创办的学校学什么呢?因为五峰县的医疗条件太差,我的弟弟在六岁那年夭折。看着窗外起伏的山峦,看着从学校蜿蜒远去的山路,少年的我对外面的世界有着万千向往,对父亲却只字不敢言语。
    那时的功课,要写各种学习体会,小字报,大字报等。偶尔也问父亲唐诗宋词的句子。记得又一次问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唐诗三百首》中怎么找不到?杜甫在这首诗中还写了些什么呢?父亲闻之变色,厉声对我说,写诗不用学杜甫。什么学校啊,连一套全唐诗也没有!什么父亲啊,杜甫的诗也不准学习。

    高考制度恢复之后,一度很不以为然的山村学校激发出令人惊讶的活力。我们七九级学生几乎是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了现在十二年中小学大半的学习量。不知不觉中,数、理、化、中、英文师资齐整整在这里聚会,我们的教师衣着整洁,发型纹丝不乱,讲课铿锵有力,表情庄严自信,简陋的三尺讲台就是他们盼望半生的人生舞台。

    1979年夏天,我从付家堰高中毕业,考入南京邮电大学,来不及细细比较六朝旧都和鄂西穷困山区的诸多差异,在南邮的图书馆,我找到了杜甫的《奉赠书韦左丞二十二韵》。

    父亲去逝多年之后我无意中发现他在杜甫草堂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父亲戴一顶灰色的软帽,穿着灰蓝色的中山装,中山装略有褶皱,但他的神情坦荡和蔼,和三尺讲台上的他一模一样。泪眼朦胧中,我仿佛又看到南邮图书馆中的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怜天下父母心, 想当年父亲不让我学杜诗,劳动大学里,艰辛悲酸处。家国未来,进退奈何。父亲不愿意我过早地看清杜甫笔下深沟的阴暗,时局的难测。

    曾几何时,付家堰这所山村学校,已经在我心里变得幽静,深邃,温暖。
    王峰
    2019-6-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与母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cs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