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2015年度300问:心理》
——我看到关于焦虑的问题
这本书大概结构就是一些关于人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层面的问题,然后收集了网上大神给的一些比较有效的答案。每一篇都不会很长,不像一些书那样,把一句话能讲清的事情扩展成一本书,所以这本并不是很多页的书,知识密度很高,当然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读者需求度也不一样,所以因人而已。知识的内容还是很客观有用的。
里面吸引我的是第一篇文章标题:《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这不是我急切需要知道的吗?
书上给了我一个答案:焦虑来至于你希望可以控制你控制不了的事情。
我觉得与焦虑的抗争是大学毕业这4年永无终点的主题,而且我觉得不只是是焦虑,还有困惑、悲伤、痛苦等等,我觉得只能用一个很抽象的词语,叫做“不自在”。
这种不自在总是周期性的出来,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周,在我那一沓有4-5cm厚的整理思想的纸张里,我觉得关于这种不自在的思考可以占到70%以上。
这并不是说我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因为我已经不把焦虑和困惑看成是一个问题,而是把焦虑和困惑看成一个问题出现的征兆。这毕业4年里,我看似都一直在处理焦虑和困惑这种不自在的状态,但是实际上我已经处理了这种不自在背后所隐藏的种种不同方面的问题。
因为我不害怕焦虑和困惑,所以我没有逃避、也没有压抑内心,而是喜欢静静的坐下来看,这次的不自在又是因为什么?我还记得最近的几次不自在的问题:
1.7月份不自在的原因:因为人生目标更大,而现实的工作无法实现目标,产生了困惑;
解决方法:了解现在工作所实现的短期目标,再为长期目标定制可行的计划,从而调整对目前工作的动力和目标。
2.7月份不自在的原因:因为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惫,所以因为“表现原理”产生的工作厌倦。
解决方法:在预期未来几天还要工作的时候,运动的量不能过度,应该适中,这样不会影响工作状态。
3.6月份不自在的原因:就是这本书所讲的,焦虑因为希望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而且还会让自己忽略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解决方法:明白什么事情不是自己可以控制,只要尽力而为,剩下随天命;多关注自己可以控制和解决的问题。这样可以减少焦虑;
4.6月份不自在的原因:希望实现远大的目标,却无法找到现实可行的道路,所以产生焦虑;
解决方法:通过之前的读书明白了一个道理:痛苦来至于欲望。而一个解决不了的痛苦来至于一个实现不了的欲望。所以重新规划目标实现,需要的条件,再将这个条件转换成二级目标,这样就可以产生更加有执行可能的方案,也就是所谓的路。
5.5月份不自在的原因:想到工作烦人的事情,还有烦人的客户,就不想处理,就连简单的工作也不想处理;
解决方法:发现每做一件事情都在过度思考,思考出烦人的感觉,然后就不愿意行动。当我尝试把思考和反应系统“关闭”,直接不想就站起来处理事情,则事情一件件解决了。抗拒就是我的反应系统“过敏”了,让它先休息下,不要过度反应,则不会出现之前的问题,而实际这些工作只是常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厌烦。
…………
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是我这4年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我的工作很顺利,我不感到困惑,那我估计现在还会是我4年前的样子,因为都挺好的,要改变什么呢?
我也曾发现身边很多朋友,在他们人生遇到困惑和焦虑的时候,他们并不喜欢思考这些困惑和焦虑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原因。而是逃避、压抑、不想那么多了、放松放纵,没有把这种身体和心理的反馈看成是一种信号,而是把它们看成一种情绪,过了就没事了,因为他们习惯这样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内心,就像童年父母也是这样忽略自己的感受。
其实这些反应总有些矛盾:你收入和现实生活的矛盾;你饮食方式和健康的矛盾;你个人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矛盾;你工作环境和你性格的矛盾;你欲望和你目标的矛盾;你内在的心理问题等等。
所以,我觉得这种不自在(可能是伤心、生气、焦虑、抑郁)都是一次成长和蜕变的机会,他是一种信号在提醒我们外在和内心产生了冲突。
但是,这又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让一个人拨开这层不自在的幕布,走到后面看看背后隐藏着什么,它可能是一片喜马拉雅山脉横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攀登;可能是一条滔滔滚动的黄河需要我们去游过,可能是你小时候的家门口,爸爸拿着皮鞭在等着你;可能是一群正在追逐打闹的小朋友们,但是他们却不喜欢你加入。
所以很多人选择拉紧幕布,不听它背后的声音,即使幕布后面总是传来寒气、总是渗水出来,他们还是修修补补,在一个糟糕的舞台上,继续演绎自己的人生。
而你是这样的人吗?
最后,我突然想起好像有那么一两次,我甚至为我的不自在觉得开心,因为我觉得我比别人更早的察觉到问题的出现,而我又多了一次赶超别人的机会。
以下是摘抄
《你的痛苦,与别人的优秀无关》
1.每个渴望成长的生命都要学会与自己的焦虑共存,这句话在当下这个时代更是真理。换句话说,焦虑感是内心变强大的过程中谁也逃不掉的经历。
2.这个「向上看」是人之本性,人类的大脑里正是因为这种向上看、向前走、向未知探索的本能,因为这个注入我们DNA的扩张本质,我们才得以进化至此,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这种无限渴望,既是我们的福泽,又是我们必然要与焦虑共生共存的诅咒
3. 只能尽力,不可强求
4.努力之前,问问你自己,你是为了什么而努力?在靠近梦想的路上,什么在你的控制之中?若让自己去担心甚至控制那不可控的要素,该多累、多焦虑啊?这些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若能集中于去控制你可控的要素,这样不仅焦虑感受得以宽限,你的努力价值也会更为凸显。
《更可怕的是,放弃追求卓越》
5. 保持努力的惯性并不是毫无代价的,而这种代价之一就是焦虑。但努力带来的焦虑的代价,和堕落之后产生的空虚和绝望的代价相比,真的是太过微不足道。
《甘于「自己」的内心》
6. 我们任何一个选择和任何一次事件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好坏,任何二元地将结果分为成败的办法都是不成熟的。而且将以后的种种负面经历都与之前的小失败联系起来,把它们看作一种蝴蝶效应更是会让这种遗憾情绪加重。
7. 我们太过于沉浸于当下的挫折,以至于完全看不到我们现在还拥有很多,这种对负面情景的选择性关注会让人陷入负性症状的循环中。负性情绪是会互相助长的。同样,积极情绪也是会自我助长的。当你完全地投入生活,投入当下你想做的事情,这种遗憾和不甘心就会是你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源,它让你感受到,你还有未完成的愿望要去实现,人生的前方还有很多目标,还有很多希望。所以,选择一种叙述「不甘心」的方式,决定着你当下和日后的感受和行动。
《自大到心虚的地步》
8.自尊,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如果一个人同时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也很有价值,那他就获得了比较高的自尊水平。
9.如果他是个学者:那他既有做大学问的本事,也真正做出了大学问;如果他是个商人:那他既有赚大钱的本事,也真正赚到了大钱;如果他是个政客:那他既有当大官的本事,也真正当了大官。这个类别的人不需要别人来称赞或者表扬什么,甚至都不要别人表达,都可以维系相当好的自尊状态。因为「我就是哪哪都好」的高冷心态已经扎根在心中,不服不行。所以,真正厉害的人,鲜少花太多时间来经营私人领地性质的朋友圈和社交媒体。(关于一个人自尊的样子)
网友评论